乡村振兴走基层丨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企联建促发展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1-21 21:33

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位于城市西北郊,因版图形似牛角状而得名。在这里,农家小院整洁有序,美丽宜居村庄各美其美,一二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近年来,角山镇不断深化村企联建,通过组织共建、产业融合、实事联办等方式,提升联建质效,促进村企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全域提升,实现“1+1>2”的效果。

组织联建,村企党组织同心同力

该镇从村企实际需求出发,按照“地域相近、发展相助、人员相亲”的原则,村企联建,实现堡垒在一线建强、活动在一线开展、力量在一线聚集。

双向结对谋事。由乡镇党委牵头,建立村企党组织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互联互动的组织网络。围绕乡村“有什么”“缺什么”,企业“想什么”“要什么”,组织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共同研究制定发展举措,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参与村庄发展。以“一企结一村”、“一企结多村”、“多企结一村”等方式,促成6个村与11家企业建立联建关系,涉及430余户村民。

交叉任职干事。推进村企互派任职,1名村支部书记选聘到企业任职,企业选派2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在村党支部任职,构建了村企互动交流对话平台。比如,香樟苑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梁光寰当选旭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任贤能任角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同时,建立村企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村企纠纷、产业发展、企业经营等重大事项。

联合党建共事。村企党组织通过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共用党员教育设施、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等,加强交流沟通,夯实联建基础。区纪委监委与旭东村、香樟苑三方联动,共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依托“三会一课”等制度,村企共开展支部书记上党课、警示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等60余次。

产业联动,村企党组织共同发展

该镇以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基础、村级集体经济为依托、村民为主体,探索多元合作方式,共同谋划项目,实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充实“菜篮子”。三星村与龙头企业乐富农业、尚蔬园联建,发展设施蔬菜、特色蔬菜产品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2万元,村民参与种植、运输等。旭东村与香樟苑联合成立果蔬种植、牛羊养殖等3家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免费赠苗3万余株,村民自主种养产值达240余万元。和平村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与君玲食品共同打造三黑食品基地,实行利益分成。

开发“花园子”。利民村以村集体经济存量,注册成立莲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山水莲花合作共建140余亩湿地公园,通过种植花卉苗木、推出休闲垂钓旅游项目等参与项目经营。村民入股分红,并依托企业兴办家庭副业,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

??1.jpg

角山镇先后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等荣誉

盘活“旧房子”。旭东村将集体经济用地指标借给香樟苑建设村部,建成后村企共同使用,每年可收场地租赁费1.2万元。利民村收购村民退养后猪舍1000余平方,增加固定资产,并出租或与企业合作农旅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平村出租旧村部门面,每年增收1万元。村企共有12个项目实现联建,涉及规模种养、产销合作、产业合作、农旅融合等多个领域,投资金额达1500万元。

用好“钱罐子”。石鼓区成立农旅投公司,统筹整合农村旅游资源,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区、镇先后出台支持都市农业、土地流转、蔬菜种植、农家乐等措施,以奖代补,形成特色农业基地20余个,每户农家乐年增收4000余元。村党支部通过集中土地流转、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奖补资金等,入股联建企业,村民户均分红800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

治理共抓,村企党组织同频共振

角山镇党委充分发挥凝聚作用,积极引导村企双方统筹人员、资源等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办好民生实事,增强村企联建实效。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村号召组织、结对企业出资、村企党员共同参与,为村企共建注入蓬勃的发展动力,维护长远共赢。

今年,该镇各村(社区)组织村(居)民代表开展集中培训,建立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台账,落实积分管理制度,并在每个村(社区)村部周围及人居环境示范点营造宣传氛围。目前,全镇共有483名村(居)民代表,收集解决问题260余个,提供微服务180余件,切实推动发挥村(居)民代表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方面作用。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