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四环相扣”打造村后备干部“成长链”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1-28 19:12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蓝山县积极探索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聚焦“选、育、管、用”关键环节,强化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四环相扣”打造村级后备干部“成长链”,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精心“选”,擘画人才振兴“蓝图”

严格选人标准。坚持将政治原则放在首位,突出政治素质好、能力素质强,群众口碑好、服务意识强的“双好双强”标准,重点从优秀党员、村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外出经商能人、退伍军人、返乡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严肃选拔程序。规范后备干部选拔程序,通过党员群众代表提名,村“两委”推荐,多部门联审,乡镇党委考察备案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的村级后备干部,保证后备力量质量。建立动态台账。建立统一的村级后备力量库,落实“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镇)一库”,动态记录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参加教育培训与工作落实等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全县223个村(社区)平均普遍动态储备2至5名后备干部,截至目前,累计储备村后备干部558人,其中是党员的有248人,35岁以下的有470人。

悉心“育”,编织成长成才“摇篮”

强化培训提思想。坚持高位统筹,把后备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县村干部能力提升规划,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理论培训、专题讲座、个别辅导等形式,加强后备干部教育培训,树牢“四个意识”。导师帮带提能力。落实“四位一体”帮带机制(“乡镇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结对帮带),制定帮带措施,通过导师谈心、传授经验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整合资源提素质。通过“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后备干部提供学历深造和能力提升的平台,切实增强履职综合能力,积极适应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目前已有43名后备干部通过“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获得大专以上学历。

用心“管”,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齐抓共管聚合力。进一步明确县委组织部负责指导监督和教育培训,乡镇党委负责常规管理和考核评价,村党组织负责具体培养和安排使用的县、镇、村三级后备干部协同管理责任体系。多措并举抓考核。实行村级后备干部“日常考核+年终评议”考评管理制度,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表现情况进行一次鉴定,年终结合在职村干部述职测评,对后备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奖惩机制鼓士气。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将年终民主测评结果作为奖惩重要依据,对评定为优秀等次的,有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后备干部,予以表扬并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对有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不接受组织安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后备干部及时调整。

放心“用”,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重点岗位勇担当。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把急难险重一线作为培养锻炼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孵化器”和“练兵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交任务、压重担、提要求。基层一线勤作为。根据工作需求,择优选择优秀后备干部任村网格员、矛盾调纠员、信息员等“辅助性岗位”,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有效提升后备干部处理村级各项事务的能力。培养推荐重关怀。大力引导意愿强烈、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换届”调整时,及时将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工作实绩优、群众评价高的后备干部优先选入村“两委”班子,符合公务员、事业编报考条件的,优先推荐报考,让后备干部真正做事有劲头、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今年来,36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