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保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示范引领效应,新田县大力实施“书记项目·揭榜创优”行动,通过“揭榜挂帅”,持续用力强弱项、破难题、促提升,树立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创新品牌,形成流动党员管理、集体经济发展、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等10项经验做法,“新新相映”流动党员管理做法入选中央党校基层党建36个创新案例,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围绕重点选题“建榜”。坚持党建工作“呼应群众期盼、服务中心大局”思路,聚焦全年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和急需要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指导各级党组织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会议研究等程序,紧盯巡视巡察反馈问题、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反馈问题和党员群众亟需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等三类整改问题,对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等三项重点攻坚任务,围绕“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党建引领·红色方阵”“党建引领·红色商圈”“党建引领·流动堡垒”等党建品牌创建,梳理确定基层党建“整改项目榜”“攻坚项目榜”“创新项目榜”“书记项目”各15个,以精准化“点题”、精细化“建榜”,推动基层党建难点问题破题、短板弱项补强、工作机制创优。
“新新相映·融合共建”项目
书记挂帅领题“揭榜”。坚持勇者“揭榜”、能者“挂帅”,对确定的基层党建工作“整改项目榜”“攻坚项目榜”“创新项目榜”进行张榜公示,各级党组织书记示范带头认领“挂帅”项目,推动各级党组织和班子成员主动请缨、揭榜领题。对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解决的重点问题、攻坚任务和创新项目,通过模块组合、抽调中坚力量组团作战、聚集优势资源攻坚等方式,组团作战、“挂帅”攻坚,更好地撬动资源、聚合力量、集智攻关,营造全员抓党建的良好氛围。如流动党工委书记认领“新新相映·融合共建”项目,通过“组织共建、服务共管、发展共谋、和谐共促”模式,打造永州市首个在省外创建的两地共建共管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搭建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平台做法在《湖南省委“发展六仗”月报》推介,人民网、《南方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连村联创推动集体经济增收项目
真抓实干破题“履榜”。按照“任务项目化、责任清单化、推进节点化”工作思路,坚持责任制落实,实行“挂图作战”,推动真抓实干。“出榜”单位与“揭榜”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公开亮诺践诺;坚持台账式管理,细化“任务+时限+责任”三张清单,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做到任务、目标、责任、时限“四个明确”,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全力推进;坚持跟踪式问效,建立定期汇报、定期协商、定期走访等制度,县委组织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书记项目”每季开展一次现场督导,每月调度“书记项目”进展,解决难点问题,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书记项目”任务高质量落地。如中山街道深入推进连村联创行动,依托龙头企业东升农场和远鸿公司,带动周边挂兰、米田寺等30个村发展富硒蔬菜1万亩,“党建+蔬果产业联盟”蔬菜出口货值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公开晒绩评题“奖榜”。建立“月调度、季评比、年验收”全过程管控机制,每月调度揭榜任务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项目及时亮“红牌”;半年组织一次揭榜项目观摩评比,实地学习,取长补短;年底组织开展“揭榜创优”公开晒绩,组建实地考核评估验收组、创新项目评审组,采取谈、问、测、看、评、审“六位一体”考评验收流程,对“揭榜创优”任务进行评估验收,并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由群众来评判,集中评选一批创新案例和典型经验,推动形成横向互动、比肩解题的浓厚氛围。做好“揭榜挂帅”成果运用的“后半篇文章”,把工作成效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揭榜创优”任务实绩突出的,用过以奖代补、差异激励、经验推广等方式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