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认真贯彻落实“三长制”要求,坚持把做实做细做优“片-组-邻”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增强基层组织功能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三个三”工作法,全域推进,整县提升,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搭建“三长”结构 织密组织体系
选优三长。按照“科学划片、精心分组、合理设邻”的原则,搭建“片联组、组联邻、邻联户”三级联动治理体系。根据干部在各片区的群众基础和熟悉程度,合理确定片长。着重从在家的党员、乡贤、退伍军人、离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对群众有感情、对治理有热情、对工作有激情的村民中推选组长与邻长,建强“三长”队伍。全县共推选出820名片长、2866名组长、8971名邻长,联系服务12.5万余户群众。
强训赋能。将“三长”培训纳入新时代基层干部培训计划中,乡村两级各负其责,定期邀请“三长”参加基层党建业务扩大会议,讲清工作职责、传授工作方法、宣传激励措施,加强对“三长”的工作指导。如承坪乡组织全乡137名村民小组长和373名村民代表进行了履职培训,并建立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更好服务群众。全县共召开培训会议489场次,培训“三长”26913人次。
动态管理。村(社区)“两委”干部定期走访村民,与“三长”经常沟通交流,动态掌握“三长”工作情况,对离职、外出务工和履职不尽责的“三长”,及时调整处理并择优补充。今年来动态调整了156名邻长。
开展“三微”服务展现工作成效
“微走访”探民意。充分发挥 “三长”人熟、地熟、事熟等优势,建立常态化联户机制,对重点联系户每周联系走访不少于1次,做到红白喜事、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矛盾纠纷、意外灾害等五个必访,及时收集群众身边生活的小事、谋划发展的大事,发挥聚民意的实时效果,让共商良策成为基层解决问题的理性方式。
“微服务”解民忧。针对收集的意见与建议,片组进行汇总分类,线上建立民情台账,线下召开民情研判会进行问题销号,对村级处理不了的复杂问题及时反馈乡镇协调解决,实现事事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如华王乡每月召开民情研判分析会,矛盾纠纷逐一分析研判交办,结合“千人包千村,万警进万家”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难题。
“微积分”增干劲。探索建立村民代表“积分制管理”制度,量化评价村民代表履职情况。金紫仙镇杞林村设立村民代表“积分云超市”,以“任务+积分”为载体,对邻长服务实效实行积分管理,开展积分兑换物资活动。将“三长”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激发“三长”主动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推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提质增效。
增进“三层”认同 激发服务动力
增进思想认同。在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通过走访与慰问,对生活困难的“三长”给予一定的物质关怀和情感关怀,对其积极的工作表示肯定和认同。同时,及时归纳总结“三长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与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中,并在上级主流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增强“三长”履职成就感和身份认同感。
增进责任认同。明确“三长”充当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文明示范员、安全防护员“四员”责任定位,清楚履职目标。明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等职责,在细微处真正让群众感受真情关怀。如龙市乡三峰村邻长欧国自发联系在家村民对山体滑坡塌方进行抢修,金紫仙镇金紫仙村邻长彭显贵带动20余户村民打消顾虑签订拟搬迁协议,为重大项目抽水蓄能项目推进做出自身贡献。
增进荣誉认同。鼓励支持“三长”亮身份、作表率。同时,拟于今年底开始,组织开展优秀“三长”评选表彰活动,并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三长”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