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走基层丨“五支笔”绘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图景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3-12-04 08:58

近年来,安化县仙溪镇大溪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执好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五支笔,精心勾勒新时代大溪村富春山居图。

组织振兴之“匠笔”

绘就“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的生机图

强基础。持续抓实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从门牌统一、制度上墙、功能布置、服务群众、场所卫生等方面提质升级,抓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阵地建设。

强队伍。全面落实新任村干部“导师帮带制”,定期开展村级班子履职能力评估和培训,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中调整补充村“两委”干部和发展党员,2020年以来共计发展党员3名,转正党员3名。

强组织。扎实推进周二例会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组织生活会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全域推行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44名村民代表全覆盖联系611户村民,党组织引导更加有力。

产业振兴之“妙笔”

绘就“丰年人乐业 陇上踏歌行”的富足图

摸清资产挖潜。将全村山林地、耕地、旱地和池塘水库等资源性集体资产、2处门面和300余亩公用林地等经营性公共资产和村部礼堂、杨家祠堂等非经营性公共资产进行精准摸排登记,建立物的清单,确保底数清楚。

自我“造血”赋能。持续放大党建引领效应,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引领,组织村民成立10个特色专业合作社,明确茶叶、中药材和茶油三种主要特色农产品+直播的“3+1”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已建成茶园基地2000亩,开发上市“大溪康茶油”品牌,千亩中药材黄精基地已下种300亩,“大溪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达80余万元。

能人带动富民。深入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育”教育活动,通过种养技术讲座、流动党课、观摩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积极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2020年以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余人次,带动300余名党员群众走上产业发展道路。

图片

大溪村民在基地直播卖黑茶

人才振兴之“巧笔”

绘就“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贤仕图

建档立卡聚“群雁”。持续加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对全村29个村民小组人员底数进行全方位摸排,2532名村民全部建档立卡,并细分为新乡贤群体、外出务工群体、在外读书学生群体、老人群体、妇女群体、青壮年群体、少年学生群体、特殊群体等8类群体,进行分类管理,因才施策,全面汇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教育培训树“强雁”。举办新乡贤发展大会、聚能座谈会,进一步汇聚力量。借助“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产业实训基地、“2+×”课堂等平台,开展各类专题培训,提升就业人员理论基础和生产生活技能。

直播带动育“雏雁”。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建立“大溪直播基地”,开展网红主播培训班,打造“这个直播小村有点辣”直播文化村,孵化了“邹队长在乡村、袁队长话振兴、野茶王杨得初、杨老腌、大溪村长说大溪”等一批直播账号,培训村民主播108人。

文化振兴之“神笔”

绘就“文以载道 汇则兴邦”的乡风图

升级阵地“筑堡垒”。持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建设藏书7000余册的现代化农家书屋,并实行“书生管书”制度,17名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化身农家书屋管理员。挖掘红色资源,建立故事收集工作室,规划建设大溪村村史馆,修缮杨家祠堂,并成功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擦亮文旅融合发展品牌。积极化解长达60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顺利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大溪文化广场。

图片

建设藏书7000余册的现代化农家书屋,并实行“书生管书”制度,由17名小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

活动引领“树新风”。发挥留村老人群体余热,组建由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和老模范组成的“乡风文明五老评审委员会”,大力评选一批勤劳致富带头人、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优秀组长等,发挥榜样力量,推动乡风文明纵深发展。

壮大队伍“育人才”。大力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从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大学生、农业从业人员中筛选优秀解说员,建立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宣讲队。鼓励在外读书学生群体寒暑假回村辅导本村学生文化知识,实现智力回哺。聚集有文艺爱好的留村妇女群体组建锣鼓队、民乐队、广场舞队、合唱团等乡村文艺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图片

修建大溪村史馆

生态振兴之“亮笔”

绘就“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的宜居图

美化环境“展新颜”。各党支部以开展党员“红”点亮生态“绿”等主题党日活动、结对联建方式把党组织建在生态“链条”上,把党员嵌在绿色“关节”上,党员带头整治人居环境、清理卫生死角,人居环境得到切实改善。

示范创建“优品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生产竹篱笆600余米,打造美丽屋场2处,建设美丽菜园10处,公路沿线栽种绿植800株。高标准建设合云风光带,目前已完成河堤路面路基搭建等相关工作,完成三分之一风光带区域的硬化路基平整,即将进行绿化。

基础建设“提服务”。以“帮办不包办”为原则,按照“工作队支持一部分、村“两委”争取一部分、村民自筹一部分”的“三个一”模式,开展项目建设,2022年以来,全村党员群众筹工筹劳1200余个,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实施檀木仑茶园公路硬化、合云片河堤修缮、村部老礼堂改造、李家组排水管道铺设等项目14个,掀起热火朝天的建设热潮,推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