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以扁平化治理改革 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3-12-05 13:25

湘潭市雨湖区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创新以扁平化治理改革积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活动,通过力量下沉、资源下投、重心下移,推动政策宣讲、调查研究、信访接待、现场办公下基层。

从“声边”到“身边”

让党的声音“聚民力”

通过政策宣讲下基层,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有效促民行。“三员队伍”进区块宣讲。给每个区块配备1个治理员、N个协理员和1个监督员,结合“走找想促”活动,由县处级干部带头,3000余名干部下沉至各个区块当好宣传员,结合主题党日、民情恳谈会,通过微宣讲、故事会等形式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工作。“三类专员”驻一线宣讲。在原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等下沉力量做法基础上,精准选派15名干部下沉一线当好项目报建专员、企业促销专员、乡村指导专员,进行集成式、全流程的政策宣传、解读和运用,护航项目建设、助企纾困解难、助力乡村振兴。“多支队伍”开专场宣讲。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行业条线利用“三馆两园一厅一苑”、湘潭烈士陵园等资源,通过录制红色精品课程、“为理而来”读书分享会、情景演诵、志愿服务等形式,从理论指引、党建融合、学习赋能、关爱聚心等方面入手,打通理论学习宣讲“最后一公里”。

图片

党的理论政策宣讲

化“脚力”为“能力”

让决策部署“顺民意”

通过调查研究下基层,推动各级力量主动下沉一线听真话、摸实情、集智慧、谋对策。区级领导带头走访。35名区级领导每人确定一个调研课题,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并重点针对湘商回归工作,明确“五个一”模式,即一名区级领导,走访联系一名潭商、对接一条招商线索、服务一家本地企业、联系一个重点项目,引领带动全区调查研究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党员干部集中走访。通过“三级干部进区块”活动,全区干部以“一月一主题”的形式,下沉区块开展大走访,有效推进自建房安全整治、反电诈、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区块治理员蹲点走访。全区667名区块治理员联合7795名协理员、675名监督员全部下沉区块解剖麻雀,创新开展楼栋全家福、小区百家宴、区块民情恳谈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今年以来共召开民情恳谈会2543场次,已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937件。

图片

感受幸福,拍摄全家福

变“信访”为“线访”

让群众工作“惠民生”

通过信访接待下基层,以线上线下畅通群众诉求通道,让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有效解民困。构建“党建大联盟”。联合湘大、科大、江麓、江南等驻区单位,构建区级“红润雨湖”、区域“四横一纵”、街道“大党工委”三级党建联盟体系,建立党建共建项目清单,共商共建抓好基层治理,有效促成智能化大物业改革等重点事项推进。搭建“全民通讯录”。将32万居民政务微信通讯录与78个区直部门、各乡镇街党员干部职工政务微信通讯录进行贯通融通,居民通过“一张网”可与81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点对点”交流,推送防溺水等服务信息1300余期,线上办结群众各类诉求4万余起。打造“民情直通车”。整合区综治中心、区网格中心、12345热线等力量资源,依托智慧平台打造集区块服务、便民热线、党政客服于一体的“民情直通车”,并集成政策咨询、民情反映、事件上报等“一键式”功能,嵌入湘医保、雨湖蔬鲜、教育收费、家庭医生等小程序,打造便民利民“超级终端”。目前,已受理办结各类事件3万余起。

图片

社区区块召开民情恳谈会

从“会场”到“现场”

让一线解难“暖民心”

通过现场办公下基层,一线解难办实事,全力打造“在雨湖感受幸福”城市品牌。区块事件一呼即应。全面开展老城区排危除险、社会风险矛盾隐患排查两大专项行动,建立区块事件处置(一呼即应)工作机制。依托调研“走找想促”问题信息报送系统,对动态收集的7大类81小类问题,按照“一事一标准”原则和“ABCD”四个等级分级分类闭环处置,并设置“一案一册”。经济功能一体拓展。转变老城区发展赛道,创新发展新型社区经济,打造万楼·青年码头、北斗时空安全产教融合创新研究院、5G食用菌产业园等数字经济亮点;取得闲置资产盘活收益3.27亿元;以楠竹山大物业管理改革带动老城区全域物业规范化管理,物业管理覆盖率76.64%,年底实现100%全覆盖;市场化运营商务核心区、工人文化宫等停车场,大力发展社区养老院、社区食堂等有偿服务。便民服务一站受理。整合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站职能,成立“街社一体”便民服务中心,并对医保缴费、低保申请等16项高频事项提供帮代办,打造“15分钟服务圈”。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