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州市零陵区坚定不移推进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进一步树牢品牌意识,强化重点工作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力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开创了“党建强、发展好”的新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中央、省市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部署,结合区里实际情况,成立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定分工、定联点、定职责、定任务、定要求”的“五定”工作机制,全面压实责任,围绕“产业现代化、村民主体化、村庄宜居化、治理民主化、防贫同步化”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项行动”,有效巩固扩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深入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创新推进“五个一”治理模式和“五讲五比”活动,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为抓手,聚焦村级组织软弱化、民主协商形式化、矛盾纠纷多元化、乡村治理碎片化、乡风文明低俗化等问题,创新推行“五个一”治理模式,即:强化“一个引领”、推动群众事党员领办,创新“一个例会”、推动重大事协商共办,抓实“一个调解”、推动纠纷事靠前调办,健全“一个网格”、推动村民事就近快办,定好“一个民约”、推动民俗事文明新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针对乡村治理中闯创干精神不足的问题,组织实施了“讲政治、比忠诚,讲学习、比能力,讲团结、比合力,讲担当、比执行,讲纪律、比作风”的“五讲五讲”活动,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以学促干、比学赶超,形成了千军万马治乡村、千家万户美乡村的乡村治理新格局。零陵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
驻村工作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常态化机制,走出基层监督新路径。聚焦乡村振兴总要求,依托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两个“国字号”试点,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月例会模式,创新开展“348”工作模式(“3”,即走好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步骤;“4”,即把好月例会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人员结构、梯队结构、政审选举、任命程序四个关口;“8”,即议好防返贫监测、产业资产、村庄规划、人居环境、平安乡村、乡风文明、党务公开、惠民惠农八个清单),有效化解村域矛盾,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全区通过乡村振兴月例会梳理制定返贫监测、产业资产、村庄规划、平安乡村等八项清单,制定“小微权力”清单30余项。建立健全“四议两公开”、村级工程项目管理、村民议事等10余项配套制度,建立月例会微信群319个、15万人入群,解决的事项达4500多项,推进了乡村治理取得新成效。
富家桥镇茶叶湾村组织召开10月份乡村振兴月例会
创新推行“五抓五强”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机制,打造“四美”乡村。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以生态之美作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采取抓机制建设,强组织筑堡垒、抓示范引领,强带动促成效、抓村庄清洁,强整治促提升、抓宣传发动,强参与造氛围、抓长效管护,强融入保常态“五抓五强”举措,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零陵区先后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36个,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等荣誉。
美丽乡村马坝村一角
因地制宜“三举措”,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抓经济、强产业、促发展”的目标,在特色产业、经营模式、复制推广上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擦亮特色品牌,力促村企共建,突出试点攻坚,强化示范引领,激发了产业发展“新活力”、建立了产业发展“新模式”、开创了产业振兴“新局面”。以产业振兴、创新发展、共享共富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增收,逐步涌现出了香零山村大棚蔬菜、马坝村乡村旅游、画眉山村红色教育等一大批特色产业。目前,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个、50万元以上的有3个、20万元以上的有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