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社会稳定。茶陵县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改革创新、建章立制“四个聚焦”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聚焦党建引领强堡垒。深入开展“动力党建”工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分领域选树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群众反映好“五好”党支部,强化示范引领带动。通过制定“看得见”的整顿举措、实施“摸得着”的帮扶项目、关注“听得到”的群众满意,着力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强身健体”。实施“头雁工程”,把面对复杂问题、重大任务的判断力、执行力作为考察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据,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带动力、致富力、奉献力“三力”建设,狠抓农村发展“牛人”培育,大力培育村组织带头人,引进带富专业能手,激发基层活力。近年来全县共培育致富带头人200余名,储备后备干部400余人。
聚焦多元共治激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深化“村民议事堂”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等乡贤示范作用,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构建社会贤达、志愿者、法律工作者、群团干部“四力齐推”工作格局。实施意识形态载体建设工程,加快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融媒矩阵建设,完善图书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基层“神经末梢”阵地建设,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大力推进乡镇(街道)“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村(社区)“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应急能力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资保障水平。
聚焦改革创新促和谐。深入推进“一中心三覆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矛盾多元化解、雪亮工程、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矛调机制,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调解网络。整合县纪委监委、法院、公安、司法、信访和县级8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资源,组建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打造一站式“信访超市”,实现矛调超市、快审法庭、信访接访“三位一体”,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事情全办清”。近两年,共包案化解各类复杂矛盾问题230余起,消化历史积案难案63起,受理分流矛盾纠纷61起,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6.8%。大力推进村(居)民代表“三长制”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建立健全“收集-处理-督办-反馈-销号”的闭环链条管理机制,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截止目前,摸排问题个数1.48万个,提供微服务9.3万余件。
聚焦建章立制保长效。深化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社会治理风险防控“N合一”机制,通过大接访、大化解、大稳控、综合巡防、大矛调“三大一防一调”机制,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今年以来,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次,召开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会议70余场,化解重大矛盾21个。全面落实信访“三线机制”(诉求引(交)办线、事项办结线、信访化解线),严格分级联调机制,深化矛盾纠纷调处结果司法确认机制,完善落实“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推进矛盾风险预测、防范、调处、引导的全周期、全链条解决。今年以来,全县信访总量同比去年下降22.11%,责任单位信访及时受理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