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代表任期制工作,推动党代表任期履职常态化、长效化。近年来,衡阳市坚持守正创新、精准发力,建好用活“三项机制”,党代表履职动能更加活跃强劲,作用发挥更加有力有效。
健全活动机制
拓宽党代表“履职路径”
聚焦党代表履职实践,持续创新履职活动载体,拓宽履职渠道。建好“一张清单”。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党员群众“急难愁盼”,督促指导县乡两级结合实际建立“党代表联系服务工作清单”,明确协助创文巩卫、传达上级政策等20余项具体内容,并统一印发党代表工作日志,对日常履职进行全程纪实。用好“两个阵地”。一方面,按照“五个一”和“五有”标准,持续推进镇街党代表工作站特别是村(社区)党代表工作室建设,为基层党代表履职筑梯搭台。另一方面,在市直和国省驻衡单位以及部分学校、医院等建立党代表个人工作室,差异化、特色性提供服务。抓好“三次视察”。探索建立党代表任期履职视察调研制度,每年组织开展3次集中视察,重点查看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今年来,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和“走想找促”活动,面上引导党代表自主开展调研,并于9月开展集中视察,共收集调研报告30余篇、意见建议58条。
深化赋能机制
增添党代表“履职动能”
聚焦党代表能力需求,抓实身份赋能、教育培训和示范引领,推动履职提质增效。激活身份挖潜能。探索建立党代表兼职组织员制度,择优选拔一批党代表,定期参与基层党建调研、督查等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党代表自身优势。目前全市共有39名指导员,先后参与了行政执法监督、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调研等活动。靶向培训增动能。把党代表履职培训纳入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按照“市级示范培训、县级重点培训、乡镇兜底培训”的模式进行全员轮训。今年6月,全市近百名基层一线党代表在衡山集训,通过专家讲学、学员自学、现场教学、红色基地研学等方式,推动党代表思想能力得到洗礼提升。示范引领强势能。积极开展接待群众好、作用发挥好“双好”党代表工作站示范点创建活动,持续加大“树旗帜、立标杆”先进典型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党代表社会影响力、引领力。近年来,先后为80余个党代表示范工作站颁发奖牌。
织密保障机制
提振党代表“履职底气”
聚焦保障党代表任期履职的基本权益和必要条件,使其主观上愿意参与、客观上能够参与、实践中有效参与。依法行权有保障。要求各级党委重大工作决策要注重听取党代表意见,充分保障党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并为代表履职提供场地和交通等便利条件。市级财政设立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党费给予必要补充,进一步强化党代表履职行权支撑。联系服务有保障。建立省市党代表联村包社制度,规定每年每位党代表进村入社不少于2次,重点开展定期接待、结对帮扶、走访调研、民意征询等工作。今年来,省市党代表共走访村(社区)1760余人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就业培训等问题3500余个。考核激励有保障。坚持推行“开门评议”、积分考核,探索出台《中国共产党衡阳市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考核评议结果直接与干部使用、评先选优、经费奖励等挂钩,并作为党代表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和推荐下一届代表人选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