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党建引领特色“产业链”带动“致富链”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2-11 21:47

近年来,祁东县通过“选好班子、搭好路子、用好票子”,积极发挥头雁作用、选准产业模式、加大政策扶持,以实干实绩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民生实事落实、助力乡村振兴。

选好班子,发挥头雁作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支敢闯敢干、敢拼敢超的村级班子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关键。祁东县推动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2021年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时机,选出一批年轻干部和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配强配优村级班子,突出选拔任用,引进企业管理、退伍军人等人才,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一肩挑”比例实现100%。

祁东县以党建引领“塑形”,筑牢集体经济发展根基,不仅出台《祁东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祁东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责任清单考核暂行办法考核评分细则》,还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同时,祁东县健全“县级全员训、乡镇实践训、线上补充训”培训机制,采取“理论授课+交流学习+业务指导”教学方式,不定期举办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增强履职能力和发展本领。2023年成功承办衡阳市乡村车间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乡村车间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推介。

搭好路子,选准产业模式

“今年光是门票收入就为村集体增收了40万元。”蒋家桥镇龙兴村党支部书记雷响明介绍,近年来,龙兴村观光旅游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0余万元,解决了百姓劳动就业80多人,旅游业附加值为当地农民增收达1000多万元。从2017年开始,龙兴村将村民闲置土地流转,尝试“荷花+养鱼”的养殖模式,第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余万。随着游客逐年增加,2019年龙兴村紧抓时代机遇,以荷花为主题,创立“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始打造500亩“荷花+养鱼”观光基地,建设以乡村特色戏台、民宿、农家乐等为主打内容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是祁东县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题,全县各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三驾马车”作用,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带动群众发展各类特色产业,据悉,全县现有村集体经济组织365个,其中经济合作社327 个、股份经济合作社38个,集体经济组织证书颁发和组织挂牌率均达100%,实现村(居)全覆盖。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乡村车间206个,25个村以股权形式入股企业,股金3330万元,每年保底分红260余万元。

用好票子,加大政策扶持

始终把让农民真正受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群众能否与项目捆绑分红、与企业捆绑创收、与能人捆绑致富,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确保撑起了村集体“腰杆子”的同时,又鼓起了村民“钱袋子”。

祁东县举全县之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特色“产业链”带动“致富链”,太和堂镇高龙村的乌梅、翠冠梨等水果年收益达30万元;桃源村的百香果园年收益达20余万元;灵官镇的大同市村、灵官居委会利用村部在街上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门面出租,年租金都在15万元以上……集体经营性总收入年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培育打造了龙兴村、三河村等一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村、明星村,石亭子镇长安村入选湖南省集体经济百村案例。累计实施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80个、数量和金额居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全县各类金融机构对3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贷款授信,贷款金额7800余万元,有效解决村级集体发展资金短缺瓶颈。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