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打造人才“聚集地” 激发人才“新动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3-12-15 21:56

厚植沃土兴万木,广栽梧桐引凤来。2023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从“引人才、强服务、谋发展”入手,打好引、培、用三张牌,切实做大人才“总量”、盘活人才“存量”、激发人才“能量”,以“高含金量”人才队伍有力助推全乡乡村振兴。

诚心引人才,变“制度优势”为“引才胜势”。“筑巢引凤”做优环境。做优生态环境,野鸡铺水美乡村、青龙垭七彩部落、集镇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工,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生态环境;做优创业环境,成立中湖乡民宿协会、中湖乡商会等,为人才打造共同的“精神总部”;做优政策环境,对已认定的返乡创新创业人才发放金卡,并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目前中湖乡已有6名产业“乡贤”获得金卡。“固巢养凤”做强队伍。强化“订单式”技术培训,面向人才需求调整培训清单,开展工匠培训、直播培训、农机培训等各类培训,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培训8期,培训1000余人次;建立“导师帮带”制度,乡党委成员和技术专家一对一帮带,提升能力素质;注重“一线传技”,常态化组织产业能手、致富带头人等专业力量直达一线,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发展路上的“棘手之事”。“引凤回巢”做实发展。充分发挥“牵线员”作用,举办中湖乡第二届乡贤论坛,邀请60余位乡贤参加,大力激发创新因子和人才要素,为中湖乡发展出谋划策,吸引更多乡贤返乡创业。

奋力强服务,变“柔性服务”为“硬核实招”。畅通常态化结对走亲机制。落实乡党委成员联系服务人才“双联双助”工作机制,每名乡党委委员联系指导1个村(社区)人才工作、结对联系服务2至3名优秀人才,实施“一委员一村(社区)工作法”,指导村(社区)提升服务人才水平;通过线上人才群、线下勤走访“双线收音”,2023年共收集到各类人才意见建议28条。创新定制式保障服务模式。人才专员帮办,为优秀人才回引提供全流程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将服务送到人才“家门口”,帮助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困难;团队专事专办,组织晓业务、懂政策、明法律的干部捆绑作战,上下联动克难,为人才在项目申报、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专业服务;领导难事包办,对难以解决的事情,坚持党委书记挑担,2023年累计为人才解决问题33个。构建闭环式问题处理体系。建立“收集-交办-督查”机制,24小时受理人才诉求,对人才诉求分类建档、分级流转,咨询问题当天办,一般诉求3天结,开展定期督考,倒逼服务提质增效。

全速谋发展,变“人才之智”为“蝶变之机”。以“经营人才”助力“民宿经济”升温。汇聚全乡90余名经营人才合力,通过创设独特的旅游居住环境,形成“民宿集群”效应,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2023年90余家民宿全年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带动参与旅游服务人员近200人,增收500余万元,靶向招引野溪河畔·露营基地度假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成为中湖一处“星”动胜地,打造青龙垭村隧道美术馆等地表点,走出了“以才兴业、以业聚才”的新路子。以“农业人才”带动“特色产品”出圈。成立中湖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种植等本土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鱼泉贡米”“白羽乌鸡”驰名品牌,张家界白羽乌鸡通过了省级畜蒿种质资源鉴定并申报国家畜蒿种质资源名录,2023年养殖白羽乌鸡30000多羽、种植鱼泉贡米200亩,产值达900余万元,品牌效应辐射全市。以“民俗人才”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文化底蕴是乡村振兴“内力”,中湖乡依托于阳戏等独特文化资源,组织开展6次各类民俗表演活动,让乡土文化有了“烟火气,乡土文化在102名民俗人才的一颦一笑中“活”起来,实现文化赋能乡村发展。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