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巧用人居环境“金钥匙” 开启和美乡村“幸福门”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4-01-16 08:34

洪江市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中,紧扣谋篇布局、综合治理、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路径,创建和美乡镇、和美村庄、和美团寨、和美庭院800余个,乡村旅游年收入近12亿元,同比增长150%。

以“四招”谋篇 系统布局推进

坚持“远近结合、小步快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建立市乡村三级书记抓整治提升的组织体系,健全分析调度、定期督导、媒体通报、擂台比拼、奖惩激励等系列机制。突出以城带乡、以乡带村、以村带村,整合乡村振兴、移民后扶等涉农资金1亿余元,做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湘商回归”工作,吸引社会资金近亿元用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分类分批培塑“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推出一批“产业融合村、观光度假村、整洁靓丽村”等特色新村,龙船塘瑶族乡翁朗溪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以“三微”融合 凝聚群众合力

围绕“微网格、微改造、微积分”,构建“多网合一、一网统筹”的综合网格,依托片组邻“三长”,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微小、易处理问题实时监督和就地解决,对较大、难处理问题建立“发现、反映、解决、反馈”问题闭环机制。探索“乡镇+市属国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劳务班组”模式,组建乡村振兴施工队,引导群众通过“微改造”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安江镇高阳村践行“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党群联动工作模式,以乡村善治赋能乡村振兴。制定积分管理办法,按贡献量化赋分,实行“母亲赋能”计划,唤醒农村妇女主体意识,保障家家户户做到“八整洁”。

以“三变”垒台 提升集体经济

提出并实施“变荒山荒地为真金白银、变违规建筑为标准仓储,变视觉污染为广告资源”工作思路,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实施“村民+村委+企业”委托流转模式和“土地+资金+企业”股份合作模式,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吸纳涉农企业、种养大户和其他经济体集约化利用土地。开展农户非法占地违建综合排查整治行动,对农村依靠正房搭建的偏房、杂房等仓储用房,采取疏堵结合方式进行清理,建设通风库、预冷库、低温库等标准仓储冷链设施,以土地入股、村民租买和村集体统一多种方式进行管理。整合利用高速路口、城市周边、公路干线、“网红村落”等重点地段广告资源,打造立体空间综合宣传平台。农村土地流转、标准仓储、广告平台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100余万元。

以“四转”过渡 实现以旅兴农

坚持“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型,农民向旅游从业者转型,农村干部向旅游管理者转型、农村向乡村旅游目的地转型”。通过旅游节会、电商平台、赛事活动,把本地特色农产品、工艺制品和精深加工产品转化成旅游商品。开展旅游经营和服务培训,引导群众经营农家乐、民宿、农产品加工售卖,推动“和美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如安江镇下坪村引进培育企业12家,形成以纽荷尔、冰糖柚为主的传统农业+电商,以及婴幼儿用品制造和亲子游“三驾齐驱”的产业格局。沅河镇沅城村建设“沅城古村星空露营+十里生态河滩+农业产业园”综合旅游度假体验区,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村级集体经济从2万元增长到48万元,人均收入从0.8万元增长到1.5万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