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深入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用好“放大镜”“透视镜”“显微镜”这三面“镜子”,将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持续跟踪问效,真正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用好“放大镜”察实情
下沉基层“把脉问诊”
用“放大镜”精准发现问题。深入一线走访。3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去听真话、摸实情、集智慧、谋对策。全区856个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下沉区块开展大走访,推进乡村振兴、自建房安全整治、平安建设等重点工作。常态恳谈交流。示范带动全区667名区块治理员、7795名协理员和675名监督员以“1+N+1”治理模式下沉区块为民办实事,发动居民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召开民情恳谈会3382场次,化解矛盾纠纷3512起,成功化解率达98%以上。完善工作机制。聚焦“收集、分类、处置、反馈”,建立区块事件处置(一呼即应)工作机制,按照“一事一标准”原则和“ABCD”四个等级分级分类进行“一案一册”闭环处理,累计解决事项2万余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形成区级领导示范带头、全区上下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用好“透视镜”选准题
深刻分析“解剖麻雀”
用“透视镜”深刻剖析问题。精选课题。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群众所想,明确了“农业缺爱、农村缺钱、农民缺方向——丘陵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及破解方法探讨”等36个调研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办法,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6份。深度调研。区级领导牵头带动,开展蹲点式、解剖式、沉浸式调研,共开展调研1700余次,座谈访谈群众3800余人次,通过“走找想促”系统共收集群众和各方面反映意见建议1405个,办结白石健康步道、园丁花园电梯安装、锰碑路提质改造等问题1405个,办结率100%。剖析典型。做好正面、反面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解剖以扁平化治理改革力促基层善治、“三法三聚”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典型案例16个,通过深度解剖一个,促进有效解决一类。对33个整改整治问题进行全面督查,实地抽查整治情况,现场核实办理效果,目前“‘雨·湖蔬鲜’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够”等33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用好“显微镜”出实招
解决问题“对症下药”
用“显微镜”切实解决问题。聚焦群众所盼,推动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助力乡村振兴。长城乡通过“政府+村社+企业”的创新模式,成立长城乡供销合作社,作为雨湖区首家试点的乡镇供销合作社,与绿丰农场、“莲城吆喝”等线上线下平台建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推介本地农副产品资源,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关注热点需求。区民政局紧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选取熙春路社区、建设社区和罗祖殿社区作为第一批社区食堂试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对社区食堂运营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持续夯实“15分钟老年助餐服务圈”。聚焦民生保障。区医保局推动实施帮办代办“一网覆盖”,将经办服务窗口前移,对于异地就医备案等12项服务事项,参保群众可到40个医保便民服务中心(点)进行帮办代办,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同时,提供企微“24小时服务”,今年以来共为群众提供在线服务3700余人次,实现医保业务“网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