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化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市委对主题教育的工作要求,立足实际,精心谋划,以“学”为主线,以“改”为重点,以“效”为目标,扎实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高效开展。
以“深学”提升能力素质
县委始终将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县处级领导班子“领学”。41名县级领导干部在自身先学一步的基础上带头到所联系的基层党组织联络点带头宣讲,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院落会、部门联席会等86次,讲党课53堂。
县主题教育办“督学”。建立健全闭环落实、清单推进、工作调度机制,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总结、一周一报告”。对各基层党支部进行“表单式”调度,加强联络与分组指导,下发工作提示16个,召开专职副书记、组织委员业务培训会4次,开展业务座谈会2次。县主题教育办对31个乡镇(街道、林场、高新区)、121个县直单位进行了2轮督导,覆盖基层党支部达2100个。
基层党支部“研学”。全县2324个基层党组织对标对表,有力有序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共1556堂,组织党员结合实际讲微型党课共1542堂,组织观看教育电视片40815人次,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1635次,组织党员集中观看学习“琅塘星”“好家风一条街”等身边好榜样1766场次,通过“越策越发展”征求意见建议达1200多条,收集“表现在基层、问题在上面”问题清单64个,其中县级层面问题清单44个,对3055名流动党员邮寄商请函,引导流动党员通过红星云、红星网、学习强国等观看视频、学习,并对年老、行动不便的党员送课上门、送学上门197次。
以“真改”强化工作落实
坚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制约新化发展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聚焦调查研究察实情。县委常委示范带动,各班子成员全部参与,结合“四讲四增”“五群工作法”,主动到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全县“走找想促”调研问题信息系统共收集意见建议1518件,其中已办结1398件,办结率为92.09%。
聚焦“四下基层”解难题。认真开展“四下基层”工作,共摸排问题29241个,其中摸排矛盾纠纷11947个,摸排群众诉求11625个,摸排安全隐患3802个,摸排其他问题1867个,办结率在93%以上。
聚焦检视整改求实效。全面梳理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环保督察、群众信访等发现的问题,深刻检视剖析,逐条逐项研究整改措施,制定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省委第三巡视组反馈的69个问题完成整改37个、基本完成整改19个、长期整改12个,591件信访件已全部办完。2018年以来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00.5件全部办结,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件65件、办结15件,达到序时整改进度。
以“质效”推动事业发展
用实干实效推动发展、取信于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卓有成效。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谋划推动79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琅瑭星”改革案例获评全国第四批乡风文明典型案例,琅塘镇被确认为2023年湖南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乡村产业振兴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被《省委改革调研专报》作为典型进行推介,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给予肯定性批示。油溪桥积分制典型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推介报道,《湖南娄底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被国家林草局推介。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54个已开工项目134个、累计完成投资83.16亿元,全力推进娄底春田机场、梅山灌区、新化抽水蓄能电站、新新高速、生态治理光伏基地等重大项目,春田机场预计年内可动工,生态光伏一期20万千瓦已全容量并网,梅山灌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成功举办“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农耕文化交流互鉴大会、省第九届武术大赛等文旅活动,中央电视台《山水间的家》和湖南电视台《去湘当有味的地方》节目在新化录制,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汪涵大力推介新化红茶、新化美食,紫鹊界、向东老街、北塔文旅新区等多地成为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