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东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广泛引才、系统育才、用心留才,把“第一资源”转化为助推发展的“第一动力”,助推全县人才工作出现良好局面。
多措并举“引”人才,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加。围绕县域人才发展需要,不断拓宽引才通道。注重公开广泛选拔人才。用好用活相关人才政策,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近三年来,组织公开考试招聘医疗服务、教学研究、农技推广等领域人才622人、招录公务员(参公人员)352名,吸纳在外在编祁东籍优秀人才145人,进一步充盈祁东人才“蓄水池”。聚焦急需紧缺吸纳人才。率先在全市开展柔性引才试点,柔性引进医疗、农业、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高层次人才61人,帮助6家企业签约6名柔性引才博士,建立专家“周末工作室”、博士“周末工作站”4家,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南华大学等12家知名高校院所近30个专家团队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依托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围绕工业强基倍增和招商引资,深入实施“人才雁阵”行动计划,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组建招商小分队,引进高层次人才“头雁”、紧缺人才“俏雁”、青年人才“雏雁”、名家名匠“名雁”150人以上,招聘“科技助理”18名,实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
立足需求“育”人才,人才培育力度逐年加大。稳步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助力人才成长。强化本土挖掘。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开展“创客中国”“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祁东黄花菜直播带货大赛等,助推50余家企业创业;盘活闲置国有和集体资产,建成50万元以上乡村振兴创业就业车间206个,累计吸纳就业1.9万余人。实施“田秀才”“土专家”铸造工程,每年培训各类高素质农民500人以上,成功培育“袁隆平科技致富能手”曾建新、“鱼苗培育土专家”邹伍松等一大批本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强化基层锻炼。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引导干部人才下沉基层一线,新一轮选派69支工作队188名队员、“万雁入乡”第一书记247名助力乡村振兴。创新“驻企+联乡+包村”方式,派驻81名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典型经验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推介。强化素质提升。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各领域人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中小学教师10523人次、农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次、电子商务产业人才1000余人次等,孵化了一批以“茶山雷哥”肖春雷、“短视频达人”管小伟等为代表的祁东本土直播带货能人。
创优环境“留”人才,人才工作氛围日趋浓厚。注重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工作服务。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县级领导带头开展走访慰问优秀专家人才活动,为3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雁城英才“钻石卡”,持续释放了关心人才、关注人才、支持人才的强烈信号。连续多年举办青年人才交友联谊会、人才培训观摩会、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增强了人才对祁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落实专项资金保障。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人才发展平台提档升级,整合人才专项资金约100余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服务保障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优秀干部人才发放激励资金40余万元,统筹970余万元用于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津贴、培养和奖励等。大力选树优秀典型。开展优秀人才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各类优秀人才典型69名。大力向上级推荐有杰出贡献、有社会担当、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推选36名优秀人才荣获“高层次人才”“衡阳市优秀专家人才”等荣誉称号,湖南领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管工程师武江涛入选衡阳市首届“小荷”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