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典型案例丨做强品牌产业 领头致富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4-04-18 08:18

背 景

大和圩乡雅江村位于耒阳市西北部,曾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省级贫困村。全村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仅3780亩,其余大多为紫色页岩山地。全村辖32个村民小组1230户4235人,其中脱贫户118户449人。

紫色页岩山地,向来是贫穷和荒凉的象征,又被称为“红色沙漠”,加之该村本就不多的耕地又有80多亩属于“红斑区”,发展传统种植产业面临诸多困难。此外,该村虽有养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大和鱼”的传统,但因养殖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品牌效应。2021年5月,耒阳市融媒体中心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论证,指导该村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通过做大做强“大和鱼”品牌,积极发展花椒、牛蛙等特色种养殖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做 法

坚持因村施策,确保产业规划的可行性

工作队进驻雅江村后,第一时间开展了村情调研,经与村“两委”班子反复商议并邀请省市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后,针对本村实际,与雅江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三大主攻方向。一是挖掘“大和鱼”品牌效应,做大传统产业。雅江村村民养殖“大和鱼”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因没有开拓外地市场,养殖规模一直不大。为充分发挥“大和鱼”的品牌效应,使这一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真正成为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主打产业,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大力发展“大和鱼”产业,推动“大和鱼”产业规模化、集成化发展的规划。二是调整“红斑区”产业结构,培植替代产业。“红斑区”因镉超标,严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但经相关农业专家现场勘查发现,雅江村的80多亩“红斑区”,其土壤和水质特点非常适合养殖牛蛙,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据此作出了把80多亩“红斑区”改造成牛蛙养殖场,大力发展牛蛙养殖业的产业规划。三是结合“紫色页岩”山地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经多次外出考察发现,紫色页岩山地虽然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传统林作物难以成活,但非常适合种植花椒,而且兄弟县市已有成功案例,因此,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在全村推广种植花椒的产业规划。

创新经营模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为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村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创业群体抱团、合作组织共赢、党员群众共富”的产业发展合力,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基础和村民意愿,积极探索出了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一是成立协会实现抱团式发展。组织相关养殖大户成立了“大和鱼”养殖协会,带动160余户村民,开挖鱼塘700余亩,并由协会统一规范养殖密度、养殖周期、销售价格等,实现抱团发展。二是引进公司进行订单制产销。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在省农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实地走访,于2021年引进了花椒新品“天之椒”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湾村明白人”带头种植,建成了200多亩花椒基地,花椒苗由公司统一提供,花椒成熟后由公司按协议价统一收购。三是发动村民开展股份制合作。由村党组织牵头,先后成立了雅江生态特色种养合作社等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引导120多户村民采用资金或土地入股的方式,共同参与经营。其中,牛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带动入股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同时,还按3000元每月的工资标准,为20多家脱贫户提供了就业岗位。

着眼稳产增收,提高抵御风险的实效性

发展农业产业,必须解决技术瓶颈,并充分考虑自然灾害、产品销路、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围绕保产增收,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种养技术。利用农村党员冬春训、“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和鱼”、牛蛙养殖和花椒种植技术培训,并定期从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部门邀请专家现场教学,面对面为村里的种养大户排忧解难、释疑解惑。二是增强抗灾能力。为减少干旱、冰雹灾害等对花椒产业的影响,工作队积极向相关部门和派出单位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整合210万元项目资金,为花椒种植基地完善了排灌设施、搭建了“防雹网”,全面提升了花椒种植的防灾抗灾能力。此外,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在家党员、“湾村明白人”以及群众开展水利设施清淤维护,保障生产用水,切实解决了“大和鱼”和牛蛙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三是拓宽销售渠道。为拓宽“大和鱼”和牛蛙的销路渠道,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干部,对耒阳市城区的农贸市场一家一家进行考察,选择销售网点,与耒阳城区的酒店餐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一家一家进行对接,签订购销协议,并多次远赴广州、深圳等地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直播带货业务,通过多管齐下,成功解决了“大和鱼”和牛蛙的销路问题。如今,雅江村的“大和鱼”不仅在耒阳市家喻户晓,还成功打入了珠三角市场。

成 效

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通过引导村民发展“大和鱼”、牛蛙、花椒等特色种养殖业,不但进一步放大了优势资源,而且成功转化了劣势资源,达到了“变废为宝”的效果。截至2022年底,雅江村“大和鱼”和牛蛙养殖的年产值已突破700万元,全村新增就业岗位230多个,村民户均增收18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1.2万元。此外,200多亩花椒长势喜人,按照“三年结果、五年丰收”的预期效果,每亩可产2000-3000斤新鲜花椒,每亩可创收5000多元,年利润有望超过100万元。

感 悟

衡阳市耒阳市融媒体中心驻雅江村第一书记刘仁松: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必须建强支部堡垒。只有把工作队选好了,把村党组织建强了,把党员队伍带好了,才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会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就能变“自然劣势”为“产业优势”,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发动村民参与。只有广泛发动村民参与,最大限度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才会更加顺利,产业发展的后劲才会更可持续。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