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深化“产才”融合 激发人才动能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05-23 18:20

近年来,新田县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聚力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共融”的协同创新局面。新田县荣获2022-2023年度湖南省省派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永州市人才工作先进县(区)。新田县通过加速构建产才融合新布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澎湃动能,

以产聚才,构筑引才强磁场

紧盯产业需求,优化人才供给,拓宽聚才路径。

围绕主特产业引才。聚焦农林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一主一特”产业,实施人才倍增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专场招引等方式,引进湖南省林科院等人才团队13个,高学历产业人才260余人。

建强产业平台聚才。聚焦企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每年安排400万元引导资金,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在新搭建科创平台6个,培育集聚科创人才39人。通过搭建新田东升农场蔬菜产业平台,吸引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科学家郑井元在新田挂牌成立全省蔬菜研究科研示范基地;围绕鲁丽木业板材创新平台,推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新田达成战略合作,吴义强院士团队创新工作室落户新田,带动全县引进农林产业加工项目7个,关键人才2个。

瞄准产业布局育才。以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湖南开放大学、新田县职业中专开展“订单式”培养,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对口就业等方式,全年培养输送技能人才919人,有力保障鲁丽木业等重点企业按时投产。

以才兴产,赋能产业新引擎

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原则,引导人才在服务产业中发挥最大能量。

助力科技创新。制定出台《新田县科技创新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从政策、资金、待遇等方面引导人才积极投身企业科技创新、攻克技术难题。全县118项有效专利发明获国家认定,普瑞达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和祥润成功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第二届市长质量奖。

做优企业服务。首创推出县级法人科技特派员和自然人科技特派员“双轨制”选派机制,率先制定出台“双轨制”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选派136名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90余家,帮助解决“痛难点问题”179个,打造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新田模式”,做法被《科技日报》推介。

带动产业升级。围绕鲁丽木业、东升农场等龙头企业,通过“揭榜挂帅”,柔性引进吴义强、郑井元等领军人才,助力鲁丽集团成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迪芬巴赫生产技术。东升农场获评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带动全县优质蔬菜出口货值42.55亿元,占全省的33.97%,形成了“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引领一个产业”的良好态势。

产才共融,助推发展高质量

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所盼,找准结合点,推动产才互促共融。

双招双引推动“双向奔赴”。县委坚持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主要领导带头赴外招商招才11次,依托驻花都流动党工委设立首个驻粤人才工作站,组建“三引”小分队驻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协助签约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回引高端人才和返乡创业人才300余人。

健全制度夯实共融基石。对标市委人才新政“三十六条”,完善出台《新田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新田县“揭榜挂帅”重点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鼓励企业与科技创新团队“结对子”,家乐竹木通过柔性引进3名博士,攻克竹制品防霉等8项关键技术,带动企业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

优化生态形成互促格局。坚持从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待遇上保障,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力解决好住房安居、医疗健康、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激发了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了新田经济社会发展。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