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巧用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07-30 18:21

近年来,花垣县探索推行“单位点单+行业派团+智力服务”的人才组团服务机制,聚焦“产业需求”“优管优服”“成果转化”三大方面,打造乡村振兴最优生态圈,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匹配,推动科技力量落地生根。一是摸清产业需求。围绕农业“851”工程、“四新”产业发展,摸清“湘西黄牛、茶叶、中药材”等县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列出需求清单,实现省州县专家“一对一”或“一对多”科技帮扶,切实把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科技人才选派进每个需要扶持的企业、合作社以及乡镇,实现科技人才“全覆盖”。目前已精准对接28个龙头企业、合作社,12个乡镇228个村社区。二是选派重点人才。采取组织选派、合作共建、项目引进等形式,组建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本土人才等110人的科技专家服务团,形成12支科技专家小分队,常态化深入基层一线精准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帮带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等服务,实现科技人才组团服务强大合力。三是深化合作模式。积极召开“科技活动周”“科技专家服务团提升班”“科技小院座谈会”等专题会议,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建设科技人才服务站、科技专家工作室、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推动形成等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1家,水稻、南瓜、山茶油3家省级科技小院,6个州级专家工作站。

优管优服,推动科技力量枝繁叶茂。一是抓实服务管理稳定力。构建“县委人才办牵头,科工信部门主推,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乡镇、村社区专人负责”的工作机制,让多方合力筑牢服务“桥梁”。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投入,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平时联系和走访慰问,为科技特派员提供相匹配的优质条件。2024年联系服务专家人才80余人,主动为专家人才排忧解难、争取荣誉,帮助解决好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随迁等问题20余件。二是理论实践结合提能力。把科技特派员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全县调训计划,围绕产业技术需要、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举办科技服务能力提升班、科技活动周、科技人才沙龙等活动。选派科技特派员参加省州培训,邀请院校专家为县派科技特派员上课,打造一支业务精、服务好、素质高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激活力。制定《花垣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实施“一定三查两考核”的考核制度,加强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考核与激励,不断激发科技特派员工作动能,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用好用活“科技特派员专项工作经费”,为科技人才服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产才融合,推动科技力量开花结果。一是强化培训育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加强田间技术指导,采取技术指导、观摩交流、实践示范等方式开展“赶场送科技”“进村送农资”“田间大课堂”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870余份,同时推广茶叶、烟叶、油菜、湘西黄牛等春季种养殖、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培管等先进实用技术60余项,培育乡土人才219人。二是科技引领提质量。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科学试验。累计开展农业产业科技项目15项,科研实验9项,推广水稻3D精量定位播种、茶园基地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15项、新品种10项,创建湖南德农牧业湘西黄牛等企业技术研究中心8个,五龙农业公司等产学研基地16个,建立十八洞黄金茶标准化培管技术研究基地150亩,推动群众在产业链上实现增产增收。三是项目推广添氛围。根据种植技术特点,重点探讨环保种植技术,宣传生态种植理念和技术。深入挖掘“子腊贡米”“那乡村食用菌”“油茶”等农遗文化遗产的潜力和价值,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报道,强化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依靠省派科技特派员“以才引才”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大力培育“湘西黄牛”新品种,积极推进杂交改良工作,“带培”本土养牛能手85人。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