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古丈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目标,注重在“引”“育”“用”三处着墨,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扎实推动各类人才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持续激发乡村人才生机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人才支撑,绘就人才振兴“新画卷”。
“广”纳贤才,打造人才“集聚地”,让人才队伍“壮起来”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理念,大力实施柔性引才新模式,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以“唯才是举”的决心广引外来人才。坚持广开礼贤下士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理念,打破年龄、行业、部门、体制等壁垒,突破身份、地域、专业等界限,拓展引才广大。自2022年以来,共引进或自主招录高学历急需紧缺人才48名,安置免费师范生69名、医科大学生9名、农技特岗生31名,招录事业单位69名,招录公务员125名。以“严谨入微”的细心发掘本土人才。坚持需求导向,立足乡村振兴实际,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断补充和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数据库,广泛吸收村内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先后回引1327名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创办或领办企业242家、农民合作社625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引导人才流动。把“最能打仗、能打胜仗的人”选派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各级共选派89支驻村工作队,267名驻村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引导各类人才在服务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上彰显作为,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农民1.5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1200件次。
“准”育雄才,打造人才“练兵场”,让人才队伍“精起来”
与其寻找“千里马”,不如培育“千里马”,始终坚持“党管培训”原则,把人才队伍建设融入产业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结合乡土人才的“特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按照梯次化培养、精细化管理、个体化指导的原则,依托古丈县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展多元化培训,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围绕茶叶、优质稻米、油茶、水果、生猪、家禽等农业主导产业链发展。培育新型农人。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强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带动群众致富的“开拓者”,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强化协同培育。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湘西民族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湖南农业科学院、湘西州农业科学院等专业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平台,开办“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课堂”“科技特派员田间课堂”“科技专家服务团实践基地”,创新实施具有古丈特色的乡土人才培育模式,近年来培育出4500多名各类乡土人才。
“敢”用英才,打造人才“梧桐树”,让人才队伍“雄起来”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氛围,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激情。推行“产业大富+农户”经营模式。构建以古丈毛尖为农业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模式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带动作用,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建立“专家教授+人才”联系机制。发挥古丈县科技专家服务团作用,要求省州专家一对三至五结对“传帮带”机制,县级专家一对二或三“传帮带”机制,带思想、传经验、授技能;要求126名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和18名“三区人才”负责本人派驻企业、村的乡土人才培养。坚持“党建+政治引领”激发动力。坚持把人才引进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注重在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两委”干部。目前全县534村(社区)“两委”干部中优秀乡土人才占比52%,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人大代表1人,州县“一委员两代表”25人;同时从优秀乡土人才中选派州派科技特派员1人、县派科技特派员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