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道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道州振兴英才计划”,做实人才“引育用留”文章,持续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活水”竞相涌流,为道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智力支撑。
夯实“引才洼地”,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紧扣民生需求、产业需求和人才需求,全方位构建高质高效引才政策体系。聚焦政策引才。制定出台《道州振兴英才计划二十六条激励措施(试行)》及落实细则文件9个,将生活补助、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贯穿于人才服务全过程,以政策优势释放人才吸引力。聚焦发展引才。紧盯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人才缺口,组织开展两批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精准对接发展与引才需求,采取“优待遇、带编制”方式,刚性引进高层次人才46名。聚焦产业引才。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工业园区,重点招引制造业、智能科技等方面的优秀团队,柔性引进湖南亿造智能科技太阳能控制器等11个人才团队,为高新区产业园引进高层次产业人才25名,持续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
营造“育才春风”,激活人才成长“活力源”。坚持外引与内培并重,既坚持以才育才,又注重盘活现有人才资源,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蓄足源头活水。送培提能育才。深化与清华、深大等高校合作,在北京、深圳等地举办外培班2期93人次。送培参加湖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11人。本土培养育才。持续开展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采取“县级集中培训+单位自主培训”方式,组织开展创业培训、“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9期336人次,开展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实训1万余人次,不断壮大本土人才专业化队伍。外出锻炼育才。积极把握外出学习锻炼机会,选派12名优秀干部到民政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跟班学习,选派1名优秀干部外派到深圳市大湾区工作,学习先进发展经验,不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
擘画“用才图景”,绘出人才发展“新画卷”。紧扣发展所需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让优秀人才晋升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用心勾勒出人才竞相奔腾的新画卷。舞台竞技用才。鼓励支持人才参加外出各类竞赛评比,让人才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今年组织各类人才参与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助农年货节带货大赛、湖南省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智赋万企”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永州赛区选拔赛、第十一届湖南省青年创青春大赛等,均取得优良名次。基层一线用才。积极选派6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一线锻炼。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核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8名,提振了村(社区)干部精气神,激活基层治理队伍“一江春水”。正确导向用才。坚持以岗选人、依事择人、以绩用人,优先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对专业岗位尽量选配专业干部,对高学历和引进人才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今年共调整干部8批次272人,提拔64人、进一步使用33人。
厚植“留才森林”,构筑人才服务“栖息地”。坚持应人才之所需,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社会氛围。制度保障留才。出台加快推进人才引进激励措施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待遇兑现、服务保障等各项要求,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和任务链条,为全县开展人才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优化管理留才。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待遇,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用好1000万“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面兑现引进人才一次性购房补助和每月生活补助,激励人才安心干事创业。拓展空间留才。聚焦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大力培育市级及以上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24年,道县申报湖南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4项,市级以上科技平台5项。完成名师工作室2个、名医工作室2个、名家工作室2个、农村领军人才工作室3个初评工作,申报省级博士创新站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