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蒸湘区:落实文旅兴城战略 积极发挥体制机制作用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1-28 17:19

衡阳市蒸湘区委、区委编委坚决落实省委市委文旅兴城战略,积极发挥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资源保障服务作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增强文旅产业发展牵引力。立足顶层设计,成立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解决全区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印发《蒸湘区创建雨母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实施方案》,立足山水一体城市后花园定位,做好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文章,擦亮雨母山旅游度假区品牌,驱动全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文化旅游体育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整合组建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加挂区文物局牌子,承担文化、文物、旅游、体育管理职责,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核增1名行政编制,增加一名副局长领导职数,配强领导力量。

坚持健全机制,提升文旅产业发展软实力。推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在区城投公司基础上组建蒸湘区雨母文化旅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在文旅产品开发、培育特色旅游品牌、拓展城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有效衔接。聚焦城旅、文旅、农旅产业链,吸引上下游企业投资,成功打造雨母山景区3.818公里游步道,成为市民登山健身的好去处和外地游客的打卡点,获评湖南(十佳)潇湘步道。建设1家五星级旅游民宿和4家三星级旅游民宿、饭店,新增住宿类市场主体57个,开发就业岗位1425个。通过区委编委会研究完善景区管理机制,对雨母山景区管理处“三定”规定进行修订,合理配置其职能职责,规范领导职务名称,并进一步通过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厘清区文旅体局、雨母山镇政府、雨母山景区管理处、区文旅公司的职责边界,确保景区建设中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明确、协同高效。

坚持人才优先,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区委编委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按照“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思路,着力推动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全力保障区文旅体局及所属事业单位行政事业编制使用;全面建立蒸湘区事业编制“人才编制池”,用于高素质人才引进,释放编制引才留才红利。近三年,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区内调剂等方式为区文旅体局所属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十余人,进一步优化人员年龄、专业、学历结构,为文旅事业发展储蓄人才力量。组织全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 “游客满意在衡阳”星级饭店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班。发展数字体验旅游,开发设计 “码上游雨母” ,重要景点推出网上预订、智慧交通系统、语音机器人和智慧语音讲解等创新应用。

坚持突出特色,注入文旅产业发展新动力。设立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明确为副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城旅、文旅、农旅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技术服务。立足区域文旅资源禀赋优势,3个街道(不含高新区代管的华兴街道)统一设立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聚焦“文旅+农业”“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借衡阳召开湖南省第三届旅发大会契机,积极推进雨母艺术部落建成、打造张家山衡阳保卫战遗址公园,实现了衡州文化博物馆开馆,米墅·梧桐谷民宿列为省第三届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雨母山旅游度假区成功创成湖南省级旅游度假区。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旅游收入达62.01亿元,同比增长12.49%;旅游人次为603.91万人,同比增长7.67%。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