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交流发言(1)

文章来源:  时间: 2024-11-29 11:35

在省“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班结业仪式上的发言

衡东县南湾乡党委书记  赵逸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专题培训,并同大家学习交流,个人认为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此次培训组织管理严密、内容丰富充实、生活周到细致,培训内容有历史的长度、有理论的高度、有认知的广度、有内涵的深度、有指导的精度更有红色的温度。全面深化了我们对新时代新目标新任务的深刻理解,清晰了我国经济形势背后的运转逻辑,明白了当前发展新制生产力的必然需要,为更好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遵循和方法路径。更是为今后工作充了电、指了路、点了灯、开了方,更加坚定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在此,由衷感谢省委组织部对我们基层一线的同志和事业的关心厚爱,感谢常德市委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以及鼎城区委组织部的辛苦付出。我将结合本次培训收获,认真消化、加强实践运用,持续做好“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下好“全乡一盘棋”让组织优势强起来。努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一是夯实基础赋能。围绕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把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等各类社会组织等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加大村后备干部培养和发展党员力度,吸引优秀人才选入村班子之中,严格规范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打最难“头阵”,建最强“堡垒”。二是全面学习提能。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扎实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主题党日活动,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等制度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全乡镇村干部在思想淬炼中拥有坚定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贯彻能力。三是全面谋划聚能。坚持规划先行,一杆到底。立足乡村实际,科学统筹谋划,健全党委书记亲力抓、党委成员合力抓、村支部书记具体抓的责任体系,统一发展思想,树立长远发展理念,讲究实效不折腾、接地气,绘就一张蓝图抓到底。

二是坚持统筹“拧成一股绳”让优势产业强起来。一是新模式推动新发展。南湾乡地处衡阳市衡东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83.6%,近年来我乡因地制宜,利用盛产楠竹这一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竹产业,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片、乡村联兴”发展模式,在乡党委统筹引领下,3个村联合出资入股成立竹木加工有限公司,投资共计600万元,建设集生产、材料、生活于一体,占地面积4500平方的高标准厂房,开辟集体经济“筷车道”。下阶段将支持三个村建立竹产业党支部,统筹林地资源,联村共建、抱团发展,加工厂将预计年产1.5亿双竹筷子,年创收730多万元、创利80万元,带动4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二是新人才激发新动能。头雁领航、群雁高飞。在有、引、用上继续下功夫,选拔一批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优秀党员“创客”和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头雁”;建立完善乡贤人才库,通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引村贤议村事,切实发挥好能人作用。三是新领域增创新优势。探索延伸和完善竹木加工产业链条,与有资质、有实力、有技术的规上企业进行合作,打造生物质炭、生物质焦油等能源产品,提高附加值,促进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推动竹产业实现全链条、跨越式发展,同时持续加强过程监督,规范合作管理模式,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同时确保稳步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凝聚“上下一条心”让治理优势突显出来。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一是精心谋布局。通过乡党政班子成员+党建指导员+综治维稳员模式进行包保联系,指导把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使用、惠民政策、村规民约等事项落实落地,突出化解信访矛盾,优化发展环境。抓细村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坚持以党纪护航,夯实基层堡垒。二是精准优服务。依托乡村党群服务中心代办服务点,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组织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对低保户、五保户、防返贫监测户、重病残疾等重点人群结对帮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三是精细抓治理。全面深化我乡22个片长、109个组长、435个邻长的“三长制”组织体系实体运行,并通过乡51名机关干部、22名村干部、74名模范党员联合结对联系435位邻长,让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并健全完善“一村一册、一户一表”民情台账,办好一批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明实践等群众可感可及可获的实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千里望山不畏远,日进一步亦欣然。乡村全面振兴与基层治理非一朝一夕可为,但我相信只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一件好事做实,把每一件实事做优,带着情怀热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做出一番功成必定有我的无悔事业!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