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彰显组工担当
石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 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基层组织部门肩负着推动和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双重职责,必须高标准高质量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围绕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把组织工作放在改革全局中去谋划,放在现代化建设坐标中去推进,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更好适应改革所需,跟上时代要求。
增强政治定力,明晰改革路径
思想上正本清源,政治上凝心铸魂,行动上才能紧跟紧随、敢为善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县域实际有机结合,一体学习理解、融会贯通把握。树立系统学习理念。组织工作与中心大局紧密相连,点多线长面广,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能仅仅止于问题本身,必须用好系统学习这一方法。要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的重要内容,组织基层党组织将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全会精神内化为思维认知、价值认同、理念认可,转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指南。守牢防范风险底线。组织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桩桩件件都关系到党员、干部、人才的切身利益,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把干部选任、村干部换届等各方面的风险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点,把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舆论风险、信访风险等防控好,确保改革积极有序、蹄疾步稳。运用调查研究方法。改革是推陈出新、破旧立新,必须以高标准追求高质量。要常态化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深入研究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改革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实施政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切实可行,努力让出台的制度机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群众的评判。
凝聚攻坚合力,夯实改革成效
改革任务举措涵盖组织工作方方面面,我们要充分发挥组织职能、凝聚组织力量,以改革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克难攻坚。建设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党员干部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力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深入实施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机制,持续优化班子结构,提升整体功能。大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以及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十项举措,打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心关爱的组合拳,让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要坚持大抓基层,全面推进村(居)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扎实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建立健全基层权责清单,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注重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常态长效,切实防止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强化智赋发展的人才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围绕“四强一振兴”加快培育研发平台,大力开展“智汇潇湘 才聚沅澧”行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真正让人才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品质、内心有归属。
提升担当能力,助推改革落地
改革既要重谋划,更要敢担当。只有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才能把改革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聚焦激发发展潜力抓改革。经验启示我们,干事创业只要一件接着一件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就能一步步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要进一步建强组织、配强班子,切实把干部资源转化为改革发展资源、把人才活力转化为改革发展活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改革发展优势。要着眼回答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组织工作干什么、如何干、怎样干好这个重大问题,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全力打好年底决胜“收官战”和明年“开局战”。聚焦提高专业素养抓改革。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力素质高不高,决定着改革成效好不好。要进一步提升组工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有序开展内部轮岗交流,定期选派组工干部赴改革前沿和基层一线历练磨炼,通过加快知识更新和实践锻炼,真正成为行家里手,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树品牌。聚焦淬炼硬核作风抓改革。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今年以来,我县上下大力实施“干部作风建设巩固提升年”,将干部作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下一步,要牢牢抓住“久久为功”这一基本原则,常态化推进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做到在纪律规矩面前没有例外,作风监督没有盲区,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营造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