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陵县虎踞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形成“强农、美村、富民”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承重墙”。抓好组织生活。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织1000余名党员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共计50余次,丰富党员学习教育形式,推动党员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强化广大党员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体”意识,与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谋发展。抓好队伍建设。抓好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发挥“头雁”效应,党员主动参与抓集体经济。通过组织培训,明确抓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积极对接在外乡贤、企业家、院校科研人才,以乡招商,引进资金和技术,反哺家乡。近年来,新招引并签约农业项目3个,合同引资额超5000万。围绕产业发展邀请省内外科研人员到西屏村指导特色苗木种植、传授特色菌种培育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发展带头人6人,建成同心林业苗木基地、羊肚菌种植特色农业基地。抓好帮扶指导。镇党委印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文件,立足虎踞现有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强化科学规划、资源统筹,指明了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成立虎踞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镇党建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定期指导、跟踪问效,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把诊问脉”。
发展多元经济,拓宽“致富路”。发展物业经济。压实各村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做好结合文章,取得个人收益、集体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结果。镇党委牵头整合资金130余万元,支持三达村、西屏村建设乡村振兴车间2个,通过驻村工作队的招引,先后引入服饰、电子科技企业入驻车间,解决村民稳定就业100余人,村民每年最高增收4.8万元。发展产业经济。抓好羊肚菌、龙虾、脆桃、油茶、杨梅等农业产业发展,其中,新签订的湖南茅庐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累计用工100余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银湖村银禾稻虾种养基地产值40余万元,为20余名村民提供务工岗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万元。发展土地经济。在镇党委的探索推动下,五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顺利流转整村1600余亩农田,聚零为整,整体招标流转给种粮大户承包三年,农户后期投劳,从2025年开始收取固定管理费用,形成了“合作社+大户+一般农户”的水稻种植整村推进新模式,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提升了农业规模效益,落实了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注重激励保障,当好“服务员”。建立激励机制。镇党委制定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励方案,推行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机制,充分提高各村(社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奖罚措施。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罚措施,真正把奖罚落实到位。对于年度集体收入增收数额较大的村(社区),经镇村两级审核同意后,从当年村集体经营收入增量中拿出20%左右的资金激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先进个人,激励各村(社区)跳起来“摘桃子”;对于连续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的,约谈村(社区)书记,且年终考核等次不能评“一类”等次。强化资金支持。注重发挥中央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杠杆作用,形成良好示范带动效应。近年来,累计向中央、省、市、县积极争取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农业灌溉拦河坝、抽水电排以及生产车间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了产业项目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