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蓝山县土市镇创新推行“三长制+屋场会”工作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着力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下联动,尽锐出战强支撑
夯实基本盘。镇党委高位推动,将制定实施《土市镇推进“三长制+屋场会”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为“书记项目”,由党委书记牵头,组织选优配强“三长”人员,以村组为单位全面召开屋场会,扎实开展政策宣讲、纠纷调处、解难纾困等工作,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促进党群关系,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热情,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拧紧责任链。建立“1+3+N”屋场会工作责任机制(党委书记带头参加、联村领导组织驻村干部和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参与、村“两委”召集村民),压实镇村两级干部责任,让党员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更接“地气”更冒“热气”,大力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提振精气神。突出实干导向,将党建引领“三长制+屋场会”工作纳入干部岗位责任制,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2024年以来,晋升四级主任科员两名,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提拔为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激活人才一池春水。精心组织开展工作标兵“一月一评选”,让有为者有位,全镇上下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图:土市镇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推进会
多措并举,选育三长激活力
让“三长”入库。严格按照思想觉悟高、群众威信高、服务意识强、责任意识强的“双高双强”标准,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选”的方式,从优秀党员、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政法“五老”、退休教师、离任村干部等人员中选取片长105名、组长304名、邻长791名,确保选出的“三长”能够真正代表群众利益,为群众发声。
为“三长”赋能。着力加强“三长”培训教育,优先安排“三长”参加乡村振兴骨干、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等进修培训班,不断提升三长参与治理素质和技能,使“三长”真正成为懂理论懂政策、能干事会干事的基层治理新力量。
助“三长”有为。突出人文关怀,强化激励引领,推动“三长”主动作为、乐于作为。通过“村组推荐、乡镇审定”的方式选树一批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三长”人员,在年度总结会议中给予表彰,并在镇级媒体“魅力土市”宣传推介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在党员发展、村级后备力量建设、“两代表一委员”推荐、村“两委”干部推选中优先考虑优秀“三长”人员,进一步激发“三长”工作热情。今年以来,14名优秀邻长被发展为中共党员,5名优秀邻长被推选为村(社区)“两委”成员,52名优秀邻长被纳入村级后备力量。
图:“三长”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开展志愿服务
协调推进,共抓治理谋幸福
结下“一门亲”。按照“住户相邻、结对认亲”的思路,构建村、组、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新格局;通过实行“村民下单、邻长接单”“邻长吹哨、部门报到”制度,畅通群众诉求最后“一步路”,将群众所盼的事变成政府想干的事。比如,通过泉塘村邻长收集的村民改善人居环境诉求,镇政府制定实施《以“六小园”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推进人居环境大改善》工作方案,目前已规划小菜园106处,建设完成63处。
解开“一个结”。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以“三长制”为抓手,全面开展矛盾纠纷隐患“一周一摸排”,让矛盾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通过邻长这一“新亲戚”,越来越多的“陌邻”“怨邻”成为“睦邻”。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27件,化解率达到88.9%。
开好“一场会”。实施“两个销号”清单化管理,以村组为单位建立“屋场会”问题台账,对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即时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按照轻重缓急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2024年,全镇共召开屋场会26次,参会群众达800余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150条,为群众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小事”78件,推动解决村组交通出行、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民生大事”32件。
图:村组“屋场会”协商村级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