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保靖县深入实施老年人才“精彩银龄”引进留用工程,聚焦“党建引航、作用发挥、银龄关怀”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推动“银龄”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建引航,打造“金色银龄”人才队伍
党建引领“银龄”铸魂。依托各级老年大学、老党员之家和涉老组织主阵地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三湘老干e家”“院坝宣讲”等形式,线上线下同步助力银龄人才凝心铸魂。《酉水河上那一抹红》《“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创建纪实》《最美老干部》等精品党课视频被省、州推介。
组织凝聚“银龄”合力。推动“党组织+涉老组织+银龄人才”银龄人才工作机制,搭建高效“银龄”服务平台,高标准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党员之家35个,2024年投入400万元进行老年大学提质改造,被评为“湖南省老年大学示范学校”。县委老干部局获评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县关工委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4个党支部获评全省、全州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精准推动“银龄”回引。精心出台《老年人才“精彩银龄”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县退休或临退休人才精准摸排,对外地“银龄”人才精准对接,引进留用118名“银龄”人才,其中柔性引进11名县外“银龄”人才,对短期内省级及以上专家、州级专家最高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补助。柔性引进“银龄”人才由守义,帮助保靖县策划承办“中国村厨村艺大晒”,助力保靖县成功打造“国字号IP”。
聚焦作用发挥,点燃“红色银龄”核心引擎
实施“银龄”治理行动。引导“银龄”人才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基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以“村社区党组织+三长+老干部、老党员”工作模式为抓手,860名老干部、老党员在村社区担任“三长”,参与家风传承、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服务群众42000余人。
实施“银龄聚力”行动。发挥“银龄”人才领航效应,成立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组建“银龄耀酉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县关工委持续打造“五个走进”“沃土小黑板奖学金”“好家风家教家训”“新时代十佳青少年”等品牌,评选出李万凤等517户“好家风家教家训”家庭,两届“新时代十佳青少年”活动评选出石娇灵等20位“新时代十佳青少年”,筹措资金100余万元,累计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和孤儿、残疾儿童8000人,并顺利承办全州第十七次县(市)关工委主任会议。县卫生健康局志愿服务队送医送药惠及4000余人次。
推进“银龄”传帮带。柔性引进医疗、农业、文旅等领域“银龄”人才开展“组团式”帮扶,通过师带徒、开设传承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中青年人才,118名“银龄”人才1+3帮带中青年人才,为单位“诊疗把脉”,为本土人才“造血”。县老科协志愿服务队80余名老科技工作者驻点联系丰德农业、福勇生态牧业等15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下乡,三年投入五十万元补贴及物资,带动2000余户农户收入增长。
聚焦银龄关怀,实施“绿色银龄”暖心工程
搭好“银龄”舞台。推动“银龄”人才对县域发展提出“金点子”10条,对老同志意见建议按承办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规格解决。积极构建阵地主导、活动带动、协会支撑“三位一体”文化养老新模式,承办渝湘黔三省边区老年大学交流活动,满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精神需求。
实施“银龄安康”工程。纳入县委“一老一小”重点工作范畴,试点推行医养结合助老模式,将“银龄”人才和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党员纳入医养中心服务平台,提供助医、助餐、助急等“六助”服务,落实薪资待遇、健康体检等待遇。今年春节、国庆、重阳,县委书记带头走访离退休干部,示范带动县级领导开展走访慰问,全县各级累计走访慰问3000余人次。
树立“最美银龄”典型。注重深入发掘、积极推介、广泛宣传银龄人才先进典型,将银龄人才优先纳入各级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评选推荐对象。张湘生获“国家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刘玉清获湖南省“最美老干部”称号,田茂刚获省教育厅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28名“银龄”人才荣获国家、省级、州级荣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