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州市零陵区不断深化党员教育,积极搭建各类平台,强化党员身份认同,促进党员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服务民生。
抓牢教育培训,持续提升素质
坚持古色熏陶,促进党员心系群众。以零陵千年古城为背景,深挖柳宗元在零陵的故事,立足柳子庙等场所,讲好柳宗元爱民怜民、官为民役、勿扰民事等经典故事,开发制作了《新捕蛇者说》等一批有关“以民为本”的党课视频,着力打造了永州市柳宗元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点,先后吸引了1.5万余名党员前来观摩学习。
坚持特色赋能,推动党员担当尽责。积极传承弘扬大庆坪铁姑娘战天斗地、凿山引水精神内涵,组织拍摄了《战天斗地铁姑娘》《争当新时代的铁姑娘》等党员教育电视片,融合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进一步丰富大庆坪铁姑娘精神品质,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鼓劲赋能,激励他们在各自岗位求真务实、奋勇争先。
坚持红色铸魂,促进党员绝对忠诚。红六军团西征永州途径零陵区,留下了很多感人故事。从2019年开始,零陵区着手建设红六军团西征永州指挥部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先后修建了红星广场、红色文化教育展示馆等场所,修缮了指挥部旧址、党性教育室等阵地,打造了红军井、爱民亭等景点,拍摄了《半截筷子》等系列党课,开发了《传承长征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等重点课程。
抓实服务群众,持续提升动力
以“包户”包出真情。为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中党员作用,坚持党员作表率、办实事,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帮扶群众、成效评估奖惩”机制,创新推出农村党员“137”结对责任制(即:1个党员结对3户群众,做好“法、德、能、勤、洁、和、育”7件事),通过唤醒党员、带动群众,推动党员在基层末梢发挥作用,16个乡镇街道1.5万名党员帮助百姓解决找工作、调解矛盾等大小事件共计10000余件。
以“结对”结出成果。探索推行城市小区党员联系群众“五单五到户”工作机制,采取“八建措施”,强化“四大保障”,实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民主评单、公开晒单,做到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就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全面推进小区治理现代化进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小区办证、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等问题。特别是针对小区办证难题,“一区一策”集中攻坚,全年历史遗留办证2万余本。
以“联网”联出实效。全面推行片长、组长、邻长“三长”联动机制,让“陌邻”成了“睦邻”,“邻距离”成了“凝聚力”,基层“末梢”成了治理“前哨”,群众“呼声”成了幸福“掌声”。如,耀江豪庭小区先后有88名“三长”带动小区居民群众加入社区各类社团组织,居民反映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动力机械厂小区组长唐实斌、邻长张华苏等人牵头协调,先后建好了小区停车位等阵地,昨日小区的一片混乱变成了今日的井然有序,等等。
抓强特色打造,持续提升成效
点点滴滴汇聚民心暖流。融合“依托载体·党课开讲啦”活动,大力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教育引导各支部党员上党课、观影片、勤实践,促进党员在讲中学、在学中比、在比中赛,全面营造积极学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方方面面健全治理网络。在社区治理网格化和党建网格化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政法五老”+“好邻居”基层治理机制。自2021年11月推广以来,在16个乡镇(街道)设立预约流动调解室,在334个行政村(社区)设立调解室,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6.95%,经验做法成功入选“全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经验”,获评“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湖南省2024年度基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性经验。
时时刻刻彰显人文情怀。逐步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动党员无论何时何地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做到“八小时以内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以外奉献在辖区”。例如七里店派出所所长陈晨辉带领同事调处矛盾纠纷200多起,侦办民生大小案件100多起,处罚违法犯罪嫌疑人100多人,帮助找回走失、失踪人员(36)人,帮助20多名老年人安全回家;区自来水公司供水维修二队队长唐争光,积极履行保障一方供水、服务发展大局的神圣使命,近两年来带领队员共计及时完成各种供水设施突发故障350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