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流动党员引领“巢”“流”,共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4-12-27 17:19

城陵矶新港区根据产业园区非公企业集聚、人才资源充沛、流动党员汇集的特性,创新推出“筑巢、暖巢、固巢”举措,积极打造流入地流动党员管理“新样板”。

筑“巢”迎“流”,打造交流密、互动强的组织阵地。新港区依托流动党员党委,紧盯非公企业流动党员这个关键群体,实施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帮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建章立制,摸清流动底数。出台新港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常态化掌握流动党员情况,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数据库”。目前区内98%的流动党员来自“两企三新”,其中企业负责人占比19%,技术工人占比71%,流动性技术人才占比10%。健全组织,加强属地管理。新港区流动党员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由园区统筹、企业联管,管理流动党员112人,区内非公企业全覆盖。全力配合荆岳党建合作共建,区内企业盛亚体育公司董事长任荆州驻岳流动党员党委委员,推动荆岳两地互融共通。打造阵地,构建温馨家园。出台新港区“党建孵化阵地”制度,在流入党员相对集中的企业或产业园区设立7个“暖流驿站”、8个“党建孵化阵地”,发挥“蓄水池”作用,每月开展形式丰富的特色活动,鼓励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在新港区“安家”,目前已孵化党组织26家,吸收转化党员126名。

暖“巢”汇“流”,搭建定制化、细致化的关怀平台。以服务为宗旨、需求为导向,切实为广大流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流而不误学,能力提升更有为。依托新港区“开放崛起大讲堂”,按照公司管理人员、技术职工、金融专员等职业类别,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教学的方式,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解读、技能培训、金融服务等专业辅导,现已开班86场,培训人次达3000人,十余名流动党员获评省市劳模、巴陵工匠等称号。流而不变质,互帮互助共进步。连续4年举办“企业文化节”,广泛开展“健步行”“红色文化朗诵比赛”“流动党员心连心”等活动,流动党员参与1200人次,通过搭建党员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平台,持续扩大企业流动党员“朋友圈”,区内公元管道、攀达等公司在企业文化节中互交好友,达成攀华项目建设采购公元管道产品订单,促进港区内循环。流而不脱管,园区帮扶不间断。依托新港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之家”,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帮助流动党员解决生活工作难题209个,开展流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42场。

固“巢”引“流”,深耕发展好、共富裕的创业福地。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主战场,发挥流动党员特性优势,激励流动党员担当作为,积极融入发展大局。培育经济发展“弄潮儿”。以党建联盟为支撑,联动产业联盟进行“产业链+龙头”招商,吸引培育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流动党员,如岳阳籍流动党员、湖南中瑞智创公司董事长返湘创业,在新港区建设2.4万平米的工业级3D打印生产研发基地,荣获中国工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已授权专利80多项。打造基层治理“生力军”。聚焦企业与产业园区治理,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在人才公寓、企业宿舍实行“楼长”“舍长”制,鼓励流动党员上岗任职,将“治理增量”变“治理力量”,从“服务对象”变“服务伙伴”,流动党员调解纠纷矛盾216件,落实“夫妻房”43间,新建停车场5000余平。担当献言建策“践行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通过流动党员座谈会、节日茶话会等,鼓励流动党员推介外地先进经验和工作模式,为新港区产业、项目、人才发展建言献策,目前,线上线下收集流动党员“金点子”126个,采纳45个,为区域发展腾飞贡献流动党员“红色力量”。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