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桃江县松木塘镇始终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教育管理目标,在严把源头入口、强化多元培训、延伸组织链条上下功夫,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党员、高要求开展教育、高标准推进管理,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质量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党员队伍。
严控源头入口,把牢党员发展关
聚焦人才储备,储蓄“源头活水”。注重在基层一线中甄别、发展党员,着力拓宽入党积极分子源头储备,重点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青年、农村电商能手等群体中选苗育苗,积极引导人才有序向党组织靠拢,累计吸纳35岁以下积极分子40个,大专及以上学历28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22人,着力建好优化党员队伍数量结构“蓄水池”。
聚焦优化结构,激活“一池春水”。严格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目标,对照党员发展指标任务,每年召开专题会议,从入党申请人队伍中,分析研判职业身份、年龄分布、文化水平等结构要素,合理调整结构分布,做到总量预控、对象精选,制定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激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活力,着力解决党员队伍老龄化、党组织班子后继无人问题。
聚焦程序规范,扣好“第一粒扣子”。坚持以政治标准为首要发展条件,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听取思想汇报的方式,及时掌握发展对象的思想动态,严格落实党员发展5个阶段、25个步骤,紧扣党员发展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做好政治审查、发展公示、意见征集等关键环节,织密规范、透明、严谨的党员发展工作链条。今年以来,高质量完成党员转正13名,新发展党员12名。
强化多元培训,把实党员教育关
紧扣主题,筑牢党员教育主阵地。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好“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联村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轮流为支部党员讲授专题党课,组织党员扎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年共计开展主题党日180余场,不断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活力。
靶向施策,拓展党员教育多模式。针对不同类别党员,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培训。每年三至四月,“全覆盖”开展农村党员冬春训,精心搭配课程为农村党员“充电赋能”。针对66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选派政治素质好、沟通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定期上门开展结对帮学。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搭建流动党员学习交流互动平台17个,在长沙市雨花区成立全镇首个驻长沙市流动党员党支部,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创推《党的声音“码”上听》专栏,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流动党员录制的精品微党课等制作成“学习二维码”,引导党员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装进“口袋”里,变“定点学”为“随手学”。
结合实践,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森林防火巡查、清雪除冰等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志愿活动90余次。把党课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成效,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行动,承诺“微服务”“微事项”970余件,设立政策宣传岗、平安创建岗等党员示范岗167个。九月起,在全镇开展“察民情·解民忧”实践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带头、邻长助力,利用屋场会深入村头巷尾听民声、聚民意,把群众的“心上事”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上心事”,为村民解决民生实事1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30余起。
延伸组织链条,把好党员管理关
紧盯转接流程。建立“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机制,线上依托基层党组织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与党员交流群,对线上转接实行全程跟踪,线下建立党员档案室“一党员一档案”制度与动态管理台账,详细备案组织关系转接中重要信息,做到转接关系心中有数,转接程序有始有终。针对转入的预备党员,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逐项审阅党员档案,查阅档案真实性,审核发展流程,确保党员发展手续完整。
紧盯党费管理。党费收缴落实专人专账管理,开设专门党费账户,明确专人负责,建立“一册、一账、一单”的管理制度。各党支部根据人员类别、工作性质、收入情况等,按照缴纳基数和规定比例,逐人核定每月应缴党费数额,并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党费收缴台账。坚持把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情况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下拨党员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进行审议与公示。
紧盯组织生活。抓好抓实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研制1个全镇总方案,认真审定18个基层党组织实施方案,详细甄别组织生活会5个环节和民主评议党员6项议程。党支部书记带头,引导全体党员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放下身段、抹开面子,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同时,全面整理问题清单,明确整改任务,设定整改时限,从联系服务群众的薄弱环节抓起,一件一件认真解决,点对点将问题改到工作的实践中,改到思想的认知上,扎实做好组织生活会“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