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总工会:提“三力”促“三治”践“三心” 党工共建和谐劳动关系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5-01-02 18:08

近年来,浏阳市总工会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主线,探索“党工共建劳动争议纠纷多元化解”的浏阳实践,有关做法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小堡垒”发挥“大作用”

党建引领提“三力”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带工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工联动、合力推进的新机制。

凝心“铸魂”,强化思想引领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列入党组理论学习重要议题,开展书记讲党课4次,不断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组建“浏阳工会公益讲师团”“劳模工匠宣讲团”,举办“党工共建思政大课堂”,组织律师团队、工会干部等走进企业开展“法律体检”67场次,与千万粉丝博主“朱朱警官”联合推出“职工普法专题课堂”,有效提升职工的依法维权意识,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建家“聚新”,增强组织凝聚力。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工关系不稳定、权益诉求多样化等新挑战,采取工会与社区党工共建的形式,成立电商行业、快递物流等工会联合会,吸纳2.3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探索工会党建指导员联系点制度,选派11名党员干部与11名志愿律师共同担任网格员,蹲点联系快递物流、电商直播等11个新业态行业,主动靠前,“定格定点定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服务。投入180余万元建成浏阳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慰问、专场体检、专线服务,惠及2.1万人次,进一步将其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凝聚起来。

民主“护薪”,提升精准服务力。把民主集中制经验灵活运用于劳资权益关系处理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小微企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新屋岭社区进行小微企业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母子合同”试点,入选2024年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通过健全机制、营造氛围、整合资源、攻克难点,集体合同签订率超90%,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单个企业签订集体合同193家,涵盖职工7.4万人,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818家,涵盖职工2.3万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扩面提质增效,有力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小支点”撬动“大和谐”

争议化解施“三治”

坚持党组织统筹、工会联动、部门协同,践行“枫桥经验”,实现劳动争议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解决在小,形成“党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

抓实源头善治,让矛盾“化于未发”。探索“建立组织链、布局协同链、优化服务链”三链工作法,全面推进“一函两书”制度、协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市成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851家,构建“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协同联动机制,联动处置劳动纠纷、欠薪案件6件,累计发布《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32份,督促相关企事业单位全部整改到位。

强化多元共治,让矛盾“止于未讼”。联合市人民法院、检察院、人社局、司法局等部门,设立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工作室,2024年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25起,成功调解204起,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推进劳动争议调解维护职工权益工作”被列为市政协年度界别协商五大议题之一。

聚焦队伍精治,让矛盾“消于无形”。从劳动争议仲裁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以及退休的法官、检察官、工会干部等人员中选聘23名调解员,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举办2期调解员培训班,通过集中培训和实践锻炼,逐步形成了以“掌握实情”“吃透案情”“融入真情”“互换心情”为标志的“四情工作法”,打造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调解经验丰富的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促进劳动领域出现的矛盾快速化解。

“小举措”彰显“大情怀”

服务职工践“三心”

积极搭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及时把党的温暖送到一线基层,努力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党工联动、关爱职工的新氛围。

建强阵地优服务,关爱“暖心”。高质量开展职工服务工作可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从源头上减少劳动纠纷的产生。以浏阳市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互助保障、困难救助、法律维权等业务窗口以及人民调解、心灵驿站、工会爱心驿站等特色功能室,让职工群众可以随时“回娘家”说理、说法、说事。率先在浏阳经开区建成产业工人服务中心,启动金阳产业工人俱乐部建设,打通服务产业工人“最后一公里”,得到《工人日报》等媒体报道,建成后将为园区8.6万名产业工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

扩宽渠道护权益,维权“安心”。坚持线上维权与线下帮扶相结合,宣传及发挥好12351热线作用,不断优化12351热线工单办理流程,打造浏阳“数智工会”,开通“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网上预约平台,做到早联系、早行动、早化解、早回复,让广大职工群众在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有了更多及时高效推动解决诉求的“快速通道”。

创业增收添动能,技能“强心”。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完备、密切联系职工、工作方法相对灵活等特点,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就业创业服务向“普惠性+特殊性”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入强劲动力。打造“助力乡村振兴劳模联盟”,建成浏阳花炮工匠学院,举办18场就业招聘会,开展4期“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培养创业带头人320人,带动就业人员5.6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为55家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