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道县坚持把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职级晋升的功能作用,持续激励广大公务员新时期新担当新作为。
坚持科学谋划,抓好底数“根本点”。健全干部信息常态更新机制。依托公务员信息管理系统和干部名册,对全县公务员队伍信息进行常态核对维护,定期摸排符合晋升人员名单,积极向县委建议。健全职级职数常态监测分析机制。建好职数使用情况和职级公务员台账,定期研判、实时更新,为晋升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做到摸清家底、有的放矢。健全职级晋升常态开展机制。盘活公务员职级职数,按照积极稳妥、留有余额、持续激励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把握各职级职数使用,稳步释放政策红利。
突出鲜明导向,抓好择优“关键点”。重实干。注重职数向乡村振兴一线、重大项目一线、改革创新一线倾斜,把愿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作为职级晋升的“硬杠杆”“铁标尺”,坚决消除“到点晋升、人人有份”等认识误区。重实绩。通过政治建设考察、常态开展班子调研、重点工作识别等方式,打好知事识人“组合拳”,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级。重基层。推动乡镇较高职级向长期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倾斜,不搞“唯实职论”“唯任职年限论”,对表现优秀、勤恳工作、长期扎根基层的乡镇干部,优先晋升较高职级。
注重关爱激励,抓好驱动“落脚点”。制订《关于充分发挥公务员职级晋升、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正向激励作用的意见》,坚持把职级作为激励公务员的宝贵资源,推动公务员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持续迸发。将晋升与单位实绩挂钩。对上一年度在绩效考核、真抓实干表彰激励、“四个十”、发展“六仗”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单位和获得各类品牌荣誉、表彰奖励的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确定晋升指标。将晋升与个人表现挂钩。充分发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指挥棒”作用,根据履职尽责、平时工作表现等情况,全面立体给干部“打分、画像”,将其作为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切实打破“单纯熬资历”“论资排辈”等消极等待思想。坚持关爱与激励并重。确保业绩排名靠前、踏实肯干默默无闻、退出领导职位不退干部本色、临近退休工作热情不减等各类型干部都能够进入晋升范围,为干部担当作为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