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嘉禾县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在“选”字上做真章,在“育”字上下功夫,在“管”字上动真格,在“用”字上见实效,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突出立体考察,拓宽视野“选”。多角度“识”,以政治建设考察为统揽,结合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三考合一,以考察谈话为主要渠道,通过与单位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干部谈话,了解干部平时表现,优缺点,画好干部“政治像”,建成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画像”库,为县委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多维度“察”,围绕全县中心重点工作,通过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常态化对28个单位开展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开展运行情况调研,了解发现一线优秀干部。多层次“研”,对调研、考察、考核中发现的优秀干部,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多方印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分析、深入研判,形成报告,既全面、辩证地评价干部,又科学、客观地分析班子,为县委选干部配班子提供科学参考。
突出强基赋能,内外兼修“育”。精准化施训“蓄能”。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题主线,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班4期,全覆盖培训县管干部1000余名,分层分类办好科级干部培训班3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转正各1期,各类主体培训班6期,引导干部筑牢理论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淬炼忠诚之魂。专业化培训“赋能”,以提升履职能力,提升专业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等主题,邀请市委党校资深领导、专家为党员干部授课。举办乡村振兴业务培训班1期,党建业务专题培训班3期,有效弥补干部知识盲区、能力弱项。实战化历练“提能”,坚持把产业发展主战场、项目建设第一线、乡村振兴最前沿作为提升干部政治素养的“练兵场”,择优遴选3名优秀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沉浸式学习培训,精准选派57名干部在重点项目、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重要岗位学习锻炼,推动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在服务一线锤炼作风。
突出刚柔并济,激励约束“管”。在日常监督上下功夫,定期收集科级干部违规违纪、信访举报、奖惩等各方面的信息,将各类信息有效整合,完善立体化分析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干部谈心谈话活动,共谈话800余人次,及时为干部释疑解惑,及时提出工作和廉政要求,做到从严要求、从严教育。在能上能下上动真格。构建干部监督管理“立体网”,夯实各单位党组(党委)“一线”监督主体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定期与职级公务员开展谈心谈话,对28个单位开展调研,规范管理干部350名,清理32名违规借调人员,对存在“硬伤”群众意见大,不作为、慢作为的3名干部及时调“下”处理。在澄清正名上见真招,对各部门提供的情况和报送的信息及时归类整理,在干部推荐、考察、公示等关键环节及时分析研判,提出处理意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澄清正名、容错纠错等措施,切实提升干部监督效果,构建职责清晰、配合有力的干部监督管理新格局。
突出科学精准,不拘一格“用”。一方面注重“一线干部”选拔任用。对主动投身最前沿阵地,在一线一贯表现较好的干部加大使用力度,引导相对成熟年轻干部到乡镇领导岗位摔打磨炼,从招商引资、争资立项、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提拔重用干部。提高乡镇较高职级职数使用率,确保每个乡镇有一名以上的较高职级干部(四级调研员以上),让职级晋升成为持续激励全县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风向标”。另一方面抓好“年轻干部”淬炼备用,推行“四个一批”培养机制(调研发现一批、实践锻炼一批、提拔使用一批、表彰奖励一批)。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让年轻干部“墩苗”“赋能”“优配”行动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