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坚持系统思维 打造强村富民主力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1-13 16:24

近年来,祁阳市聚焦新时代“三农”工作任务和要求,注重把握规律性,强化“系统化”思维,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措施,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强村富民主力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振兴。

全方位做好选育引用,充盈农村队伍“蓄水池”。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探索推行“能人大户回引一批、机关干部下派一批、跨村干部交流一批、后备干部培养一批”等“四个一批”办法,着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村干部队伍。七里桥镇丁庙湾村现任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丁有文,原来在湖南新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做总工程师,2017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响应组织的号召,辞职回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各项工作风生水起;羊角塘镇茶园村是个合并村,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从本村推选书记票数难以满足选举要求,镇党委在深入研究后,选派原太白峰村副支书异地担任茶园村支书,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同,村里工作走在了全镇前列。稳步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全市“一肩挑”村(社区)达到520个,占村总数92.86%。及时调整补充村干部,保持村干部队伍稳定,全市现有村(社区)“两委”干部2644人。

全覆盖开展教育培训,锻造干事创业“铁肩膀”。实施“头雁工程”,依托市镇党校、乡村讲堂和产业基地,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提升农村“领头羊”履职能力。2022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培训70余场次、受训村支书3400余人次。按照“市级示范、镇级统筹、村级兜底”思路,通过党校主体班、专题培训班、“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全日制农民大学生培养”、党员冬春训、“乡村学堂”等方式,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2024年组织4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永州市委党校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完成对3100余名镇村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举办“乡村学堂”活动40余期,选派53名农村优秀人才参加“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选送28名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农村党员参加全日制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全面落实“导师帮带制”,坚持“镇带村、老带新、强带弱”,由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任职长能力强的村干部对新任职村干部和能力较弱的村干部进行“传帮带”,提升履职能力。

全要素加强管理激励,激发争先创优“内动力”。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任期目标、公开承诺、述职评议等制度,完善村级工作考评机制,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做好“土特产”文章。严格落实“三务”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规范执行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挂牌上岗、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办事制度,实现对村(社区)“两委”班子、“两委”干部的有效管理。七里桥镇曾家湾村狠抓执行力建设,发展农业种植、山林出租、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多种业态,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龚家坪镇云排岭社区通过出租农贸市场摊位、经营水库、出租市场门面等,实现村集体持续增收。加强保障激励,推进为基层减负,2024年取消村级组织不应承担或无力承担的工作事项57项、证明事项36个,取消23项工作考核排名,清理村级挂牌5464余块,村干部待遇在2023年提标20%基础上再提高20%,提标7000余名离任村干部补助发放,全面落实村干部健康体检、人身意外健康伤害保险等措施,激励村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

全链条完善后备培养,打造后继有人“好后浪”。始终把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养作为基层队伍建设关键指标和底线任务,注意从乡土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挑选“好苗子”,共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152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965人。加强“墩苗”锻炼,把村后备干部作为片组邻“三长制”工作的重要力量,建立“培训、管理、帮带、评价、激励”工作闭环,引导村后备干部深度参与村级工作,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进步。浯溪街道地处城区,平时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群众服务等任务重,街道出台《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机制》,把工作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先后选派3名村后备干部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吃劲岗位历练。茅竹镇建立全镇村后备干部信息库,探索推行村(社区)交叉培养、部门挂职锻炼、村带镇帮等培养模式,全力为村后备干部成长扶苗、施肥、护航。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