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沙县星沙街道金茂路社区,街面步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秩序井然。从12年前治理难、矛盾多、纠纷多、安全隐患多的开放性安置小区到远近闻名的幸福小区,这背后离不开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常态化开展“五老四教”工作为方,凝聚人心、服务居民、助力治理。
左图为旧城改造前,右图为旧城改造后
自2012年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以来,党支部先后获评湖南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湖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长沙市“五老四教”工作十佳社区等各级荣誉30项,2022年助力金茂路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坚定“银龄支部”主心骨
小区治理有了“领头羊”
“自从加装了电梯,上下楼搞学习方便多了!”81岁的老党员龙海仕对社区建成的全市优秀“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赞不绝口,680㎡的广阔空间让这里成为党员和社区老同志日常学习交流、风采展示的主阵地。
金茂路社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召开支委扩大会议。
党建引领是凝聚“银龄力量”、坚定“银龄支部”主心骨的关键。近年来,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强化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健全完善并落实好“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集中收看全国离退休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23场次,集中观看专题教育片45场次,开展党性教育36次。
支部坚持按照“六好”标准建设,及时完成班子换届,着力构建梯次合理的“黄金搭档”。同时,创新探索党员管理“四分法”,立足党员年龄、身体状况及个人需求等,将支部党员按老骥伏枥型、体弱关爱型、温暖关怀型、信息联络型分类管理,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动态更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支部还坚持在送“学”之余送“温暖”,开展帮扶慰问、微心愿等活动。给中风独居的96岁老党员送去坐便式马桶、为社区老居民杨娭毑送上轮椅……累计走访慰问生病党员218人次,送学上门97人次、联系外出党员104人次,完成老党员微心愿53个。
燃动“银发先锋”主引擎
小区治理有了“红管家”
“刘爹,家里没人要记得断电断燃气啦。”每逢用电用气高峰季节,“老邻长”王玭总要和“五老”们挨家挨户敲门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隐患。2023年,湖南省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以王玭为代表的一批“银发先锋”站了出来,72位“银发邻长”在社区邻长中超过六成。
近年来,支部注重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等转化为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治理优势,全面提升安置小区治理效能。2018年旧城改造期间,部分小区居民因改造时间较长影响租赁房屋的经济收入而心有顾虑。“我是支部书记我带头!”支部书记黄苍霖以身作则,率先拆除自家月租收入2000元的房屋,并带领党员逐门逐户做工作。
“有么子‘麻纱事’,让我们‘老口子’来!”在群众需要的地方,总是有“银发贤达”的身影。依托县“十佳”社会贤达黄苍霖、优秀社会贤达汪建科组建社会贤达工作站,支部探索形成了“收集民意-反馈启动-协调矛盾-落实成效”机制,助力基层治理四步曲。
“银发先锋”在橘子洲头为全国各地游客讲解。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群众、“声”入人心?“银发先锋”们再次挺膺担当,当起了“宣讲员”。支部党员黄苍霖、刘行、汪建科等相继被聘为市、县“五老”金牌讲师团讲师,进小区、进楼栋、进居民家中开展“宣讲+文艺”展演116场次,受众15320人次。
共建“银耀金茂”主阵地
小区生活有了“幸福圈”
清晨,罗娭毑一手拎着菜篮一手牵着孙子走进金茂路老党员之家,看着孙子在“大带小”免费假期讲习班坐下后,她转身便加入了隔壁房的中医养生班。“学习带娃两不误,老少‘同学’真幸福”。在“圆梦乐园”金茂路社区老年党员教育基层教学点(社区老年大学),像罗娭毑这样提升自我和日常带娃两不误的老人还有很多。
老年大学中医养生班和“大带小”免费假期讲习班同时上课。
为了提升辖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老年大学每学期都会开设书画、乐器等10个班,目前已培训学员6370人次。还有许多支部党员既是学员更是管理骨干,一批乐于奉献、才艺双全的老党员也在此开班授课,示范带动更多学员成为社区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矛盾调解等工作的“好帮手”。
同时,支部注重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建“银声嘹亮”志愿服务队,连续7年开设“大孩带小孩 携手向未来”假期讲习班,为辖区6-12岁青少年免费开展红色教育、国学、暑期安全等专题教育,开设书画、剪纸等特色兴趣班,累计2780人次受益,得到居民群众点赞。
共建单位组织医生在社区义诊。
独木不成林,社区生活“幸福圈”的打造还离不开“近邻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支部间的共建共享共融共赢。为了扩大党建联建“朋友圈”,2018年起金茂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5个党支部结对共建,已联合开展主题活动58次,共建党支部累计走访慰问社区老年党员、困难群众3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