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镇位于益阳市桃江县南端,下辖9村1社区,总人口3.59万。共有流动党员343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7%,平均年龄40.6岁,“80后”241人,占比70.3%。流动党员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人才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潜力军。为更好凝聚流动党员力量,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牛田镇坚持以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抓手,以“三个到位”推动实现“三个确保”,助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精准摸排到位,确保流而不失。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联络服务机制,村级层面由95名支部委员、党员“三长”联系343名流动党员,每月以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联系,建好“一支部一表”。乡镇层面由党建办负责,每月对各村(社区)流动党员开展“四必问”随机电话访谈,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情况、工作生活情况、村级党组织联系情况以及有关意见,动态更新“一镇一册”。根据全面摸排,科学分析研判,全镇343名流动党员中,有181人流入省外(占比52.7%),其中以流入广东省114人最为集中;有134人流入长沙市(占比39.1%),以湘江新区39人最为集中(占长沙地区的29.1%)。针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牛田镇将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党支部,强化流动党员党组织覆盖,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同时,积极有力推动流动党员赴流入地党组织报到。
平台搭建到位,确保学有所教。线上搭建“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学习平台,依托流动党员微信群及时转发县委组织部打造的动画、条漫、音视频等各类形式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包。在“美丽牛田”微信公众号创建“流动党员说”学习成果展示平台,累计收集流动党员微党课视频261个。全年举办流动党员线上培训班4期,开展线上研讨活动8次,推送学习资料60余份。线下做好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送学上门和返乡补课。同时,根据全镇流动党员人员分布特点,逐一征求流动党员意见建议,率先在湘江新区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将湘江新区39名流动党员全部纳入支部管理,由党委书记挂点联系,明确镇级联络指导员做好日常指导。
关怀激励到位,确保担当有为。一是落实“关怀帮扶”长效机制,逐级动态建立《流动党员关爱信息库》,每半年上门走访流动党员家庭1次,对有独居老人、年迈父母、留守子女、患病亲属的流动党员家庭,定期安排人员上门探访,送米送油送关心,以温暖行动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后顾之忧,七一、国庆期间,镇党委集中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庭46户,累计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家庭困难17件。二是实行“正向激励”管理机制,党委委员密切与流动党员中的致富能手、村级后备力量等重要人才的日常联系,将11名优秀流动党员吸纳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推荐其中1人进入流动党员党支部支委班子进行持续培养;全年回引2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就业,其中一名从浙江回引的流动党员返村创办服装加工企业双宜制衣厂,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仅用4个月就实现从签约到投产,有效解决23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三是实施“担当作为”引导促进机制,坚持以学铸魂,突出党性教育,注重实践锤炼,在家乡开展“党员先锋岗,政策我来讲”线上宣传活动,邀请200余名流动党员任线上宣传员,参与各类政策宣传4次受众超万人;在流入地为流动党员划定责任区,组织认领示范岗、成立先锋队,引导流动党员到所在街道、社区就近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到雷锋同志纪念馆开展“学雷锋、做志愿、当先锋”主题活动。探索建立流动党员担当作为评价体系,把参与“亮身份、展风采、作贡献”的情况与日常管理考核、表彰奖励挂钩,在流动党员中营造“争当表率、争做示范”的担当作为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