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荷塘区:“1234”工作法构建 国企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1-27 09:31

作为老工业城区,株洲市荷塘区是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移交的主阵地。目前,共接收了国企退休党员4000余名,60岁以上老党员8165名,占比50.97%。荷塘区准确把握这一现实情况,深入分析新时代国有企业退休党员的服务管理特点,着力强基础增优势、攻弱项补短板,一体推进国企退休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一条主线”,凝心铸魂强引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组织广大国企退休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年,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开展学习630余次,组织集中国企退休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3560余人次,就近就便参加警示教育实践活动2150余人次,发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学习资料3000余册。同时,利用在线推送、专题讲座等“深学”载体组织观看专题报告会10余期,收集感想体会80余篇,邀请党员进机关、村(社区)宣讲20余次。确保老同志学习“不缺位”、教育“不掉队”。

实现“两项覆盖”,强基固本激活力。以建优建强基层党组织为重点,通畅组织体系“经脉气血”,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质量。灵活组织设置。探索构建“街道党工委、原单位、(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建立277个老同志“家门口的党组织”,将4000余名国企退休党员就近编入居住小区党组织,有序破解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移交难题。实现工作覆盖。明确一名在职党建联络员跟线指导,在国企退休党员的学习内容、活动开展、工作联络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持续开展“支部+小区”联建联学联办活动,引导近2000名退休党员加入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理顺“三项机制”,蓄势赋能促升级。将国企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全区基层党建一体谋划,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施“共建机制”。建立以区本级“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为引领,16家村(社区)“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为重点,小区党群服务站为基础的“1+16+N”全域阵地建设模式,用活阵地资源。优化“联系机制”。落实“五必访”联系服务机制,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点采取电话询问、微信对话、走访慰问等方式与老党员、老干部交流,主动问需解难。2024年,共走访慰问1580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10万余元。健全“激励机制”。大力实施“银耀株洲”行动,逐步健全完善“我的荷塘”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培育选树田颖、李家凯、周友贵等一批在基层党建、矛盾调解、老年大学建设等领域的最美银发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激励引导更多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搭建“四个平台”,作用发挥见实效。聚焦组织赋能、平台搭建,引导激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助力现代化荷塘新实践。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在“我的荷塘”APP增设“荷塘志愿”专属版块,实现线上志愿服务报名、组建队伍、寻找组织等全流程管理。目前,共有1360余名党员志愿者长期活跃在政策宣讲、小区治理、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一线,开展系列活动110余场,受益群众达1.6万余人次。搭建队伍组建平台。组建“1+5+N”老党员志愿服务模式,以“荷塘常青树”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为引领,整合党建指导、政策宣讲、科技普及、文艺创作、矛盾调解5支专业化志愿服务力量,建立260余支幸福邻里志愿队。搭建项目孵化平台。以培育“老书记工作室”“基层治理微项目”为抓手,成功打造以退休党员为主的“周建国511工作法”“珊珊红管家”等10余项基层治理项目,完成“老检叨”工作室、曾华容工作团队等20个市级老党员、老干部工作团队授牌行动,示范带动成效显著。搭建品牌推广平台。以老同志为主力的“楼栋长来当家”延伸项目荣获全省“枫桥经验”、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申报的“近邻管家”基层治理项目获评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项目;2024年,以老党员为主体打造的《花园议事会》《“宋家邻里”公益集市》等2个案例成功入选市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案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