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东坪镇:“用活一二三”攥紧流动党员“连心线”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2-05 16:25

近年来,为破解流动党员动向难掌握、学习难持续、作用难发挥等难题,安化县东坪镇作为全镇136名流动党员的“娘家人”,用活“一个党员身份”“二个学习课堂”“三个主动联系”,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精细化水平,牢牢攥住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连心线”。

用活“一个党员身份”,畅通流动党员“联络线”

动态管理“全”。坚持把掌握流动党员动向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广泛组织驻村工作队、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定期进村组、进小区、进家庭,摸底排查辖区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根据流动地区、流动方式、从业情况、返乡时间等信息,实行“专人专管、动态更新”管理模式,分类建立全镇136名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台账,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去向明、情况新。

阵地联系“齐”。建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1名村(社区)干部一同联系多名流动党员”的“1+1+N”结对联络机制,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了解流动党员近期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与流动党员经常交流互动、增进感情。依托商会,在人员较为集中的长沙市雨花区,成立东坪镇驻长沙市雨花区流动党员党支部,于11月26日正式揭牌,将在长沙务工经商和创业的54名党员纳入日常管理和教育,进一步实现学习教育不断线、组织生活不缺位。

关怀帮扶“勤”。构建“生病住院必访、子女就学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的“三事必访”工作模式,村(社区)干部、组长定期到流动党员家中走访,重点了解留家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儿童的就学情况,针对长期在外无法返乡的流动党员,建立1名村(社区)干部联系1户流动党员家庭的关怀帮扶机制,经常性到流动党员家中,为其排忧解难,共解决困难需求43件,使流动党员真切地感受到“娘家”的温暖。

用活“二个学习课堂”,抓牢流动党员“思想线”

信息运用“佳”。坚持“线上送学”全覆盖,借助微信群开设“掌上课堂”,每月发布党组织工作动态、党员教育管理内容等,充分用好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红星云等平台,开展网络“三会一课”和“云端”主题党日,实时向流动党员推送理论知识、时事政策、党性教育影像资料等优质网络课程,推送各类学习资料包500余次,让流动党员能随时、随地、随身学。

实践教育“深”。坚持“线下促学”全参与,采取“谈心谈话+实践参观”相结合的党性教育方式,抓住流动党员节假日“归巢”时机,组织参观“红色安化”党史陈列馆3场,在烟竹社区试点召开党员返乡座谈会,面对面与流动党员交流谈心;对于长期在外的流动党员,引导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每年至少一次参观学习所在地的红色教育基地,鼓励在微信群内分享心得体会,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

红色包裹“新”。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学习就跟进到哪里”原则,以28个村(社区)党组织为单位,跨县、跨市、跨省为天南海北的流动党员邮寄“红色包裹”共70余个,内含《中国共产党章程》《伟大的马克思》《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以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他们送去学习套餐,为其“活血补钙”。

用活“三个主动联系”,牵实流动党员“共治线”

思想汇报“常”。坚持每月主动汇报,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通过视频电话、微信语音等方式开展线上交流共计114次,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信息广、见识多的优势,鼓励他们介绍所在地先进经验做法,让流动党员成为家乡发展的“活水源”。杨林社区流动党员梁建伟通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深圳办厂创业,始终与杨林社区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不仅解决了多名老乡的就业问题,还提供深圳的先进经验做法,为社区的防疫救灾、乡村振兴等工作排忧解难。

建言献策“优”。坚持每年主动交流,持续开展“我为家乡献策”活动,着眼于乡村振兴、民生福祉等事关居民切身利益话题,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座谈会,让流动党员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共采纳意见建议29条,让流动党员成为家乡发展的“主人翁”。烟竹社区利用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每年举办一次线下交流座谈会,邀请流动党员分享创业、务工经验,探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话题;建设社区邀请2名流入党员参加座谈会,共话社区建设。

激励担当“引”。坚持在村(社区)发展时主动作为,常态化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人脉、资金、资源等优势,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主动参与家乡捐资助学、防灾救济等公益事业共计60余人次,让流动党员成为家乡发展的“领头雁”。伊溪村流动党员林金华用实际行动助力家乡的建设,为伊溪村捐款10万元,用于七三组公路硬化建设,为167户村民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便利。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