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田间课堂”学农技 “把脉开方”助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5-02-07 12:26

乡村振兴,因党建而强,因产业而兴。近年来,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省委组织部在全省开办“田间课堂”,株洲市先后承办了多期“田间课堂”,并示范带动全市各地广泛开展“田间课堂”,持续为党员群众“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

精准对接

让“田间课堂”实起来

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年初专门下发通知,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积极听取培训对象意见,经过充分筛选比对,精准摸清培训需求。开展训前需求调研,结合培训对象特点,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课程设置由“端菜”变“点菜”,真正让党员听得懂、用得上。统筹安排授课人员,积极对接农业农村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邀请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开展授课,持续提升培训质效。灵活安排培训时间,根据农时特点和作物生长阶段的不同,春讲播种、夏说管理、秋谈收获,切实提高党员群众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片

去年7月8日,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2024年第三场跨市连片产业培训,走进渌口区龙门镇果田村。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周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案例,为来自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等5个市州90余名水稻种植大户、专业技术人员等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低镉水稻种植知识“盛宴”。“这次培训班办得太好了,以往我们种田只能凭自身经验。这次培训班让我体会到科学的种植技术,真是太重要了!”渌口区种植大户吴建洋感慨道。

特色教学

让田间课堂活起来

着力打破集中教育的“灌输式”理论教学,从农村党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党员教育学习场所从教室搬到田间地头,使学习内容精准化、专业化。创新采用“现场教学+专题讲座+互动答疑”的形式,通过“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传经验、“点对点”解难题,引导党员群众亲眼看、亲耳听、亲身体会,使理论听得懂、操作看得见、疑惑有解答、分享有收获。

在攸县春联街道春塘龙村的火龙果基地,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邀请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邓建平教授现场“把脉”“开方”。邓教授一边俯下身子,仔细查看火龙果的长势;一边与基地负责人进行交流讨论,耐心地为现场村民一一解答。学员们纷纷拿起手机,边听边记录,学习热情高涨。“培训既有课堂理论,又有现场观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邓教授细心解答了我们在种植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惑,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火龙果种植户肖俭兵说道。

交流示范

让田间课堂火起来

“茶树种植太密会不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开沟施肥的要点是什么?”“剪枝要不要把主干露出来?”……在风景秀美的湖南龙灿茶业公司严塘染洋茶叶基地,面对茶叶种植大户提出的问题,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原所长、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包小村,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耐心细致地为大家一一解答。

图片

在绿树林荫的炎陵县鹿原镇药王谷夹石坳黄精种植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王智结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围绕黄精科学种植、防病防虫、提质增收等内容进行精彩分享,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既有思想的启迪,也有思维的碰撞。

一花引得百花开。为进一步深化拓展“田间课堂”培训成果,不断延伸党员教育链条,在市级示范带动下,各县市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按需施教,量体裁衣,创造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各级专家、科技特派员下沉农业生产一线,邀请具有影响力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等开展现代农业技能专题培训,通过专家手把手教、学员面对面学,共同交流先进经验,探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让党员群众相互总结经验,学习先进技能,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产业,不断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助推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