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冈市稠树塘镇龙田村以“党建引领、清廉助推、特色兴产、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度挖掘基层治理潜能,依托“党群议事小院”凝聚民心、共议村事、谋划发展,成功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蝶变之路。
“党建+小院阵地”,扬起齐抓共管“领航帆”
建好议事“主阵地”。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盘活党员、群众自愿捐献的屋场地和平木屋,围绕“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评、民事民决”,融入党建元素,精心打造“党群议事小院”,并划分为图书阅览区、党员教育活动区、法治宣传区、村民议事区等特色功能区域,实现功能多元、资源共享,让小院切实成为凝聚党群力量、推动乡村发展的前沿阵地。
用好党建“微平台”。搭建集学习、宣传、帮扶、议事于一体的党建“微平台”,深入推进“庭院党建”。精心打造党史村史展览馆,全方位呈现中共一大到二十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历史叙述了“苦难龙田、创业龙田、进步龙田、振兴龙田”四个发展阶段,真实记录龙田村在党的引领下的沧桑巨变,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持续深化“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主题党日,挖掘革命水库精神,开设理论宣讲“微课堂”,积极培育党员先锋典型,定期开展“最美”系列评选,示范带动,让党建引领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
管好党员“先锋队”。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选拔出口碑好、威望高的片长4名,组长21名,邻长35名,为“党群议事小院”提供有力支撑。在小院议事活动中,片组邻长充分发挥自身在矛盾纠纷、政策宣传、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优势与威望,积极引导群众就乡村振兴、庭院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进行自我管理、互相监督、互帮互助,填补了村“两委”难以全面覆盖每家每户的治理空白,让小院议事更贴近民生、更具实效,真正做到“家里事有人管,发生困难有人帮”。
“自治+小院平台”,点燃共建共享“动力源”
创新“小院议事”。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定期开展“小院议事”活动,将乡村振兴、民生工程、信访矛盾等重大村级事务和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讨论议事范畴。严格规范“提、议、办、评”四步议事流程,制定小院议事清单,通过议事交流、意见征集、谈心谈话等形式,开展“我为家乡献良策”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从村级建设的“旁观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者”,构建起“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议事活动47场,解决群众困难和棘手问题23件,收集“好办法”“金点子”51个。
推行积分管理。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积分制”管理。将“环境卫生”“乡风文明”“乡村建设”等6大块39项内容纳入积分体系,依托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积分超市”,并研发集三务公开、群众监督等于一体的积分管理微信小程序,村民可随时到村级供销合作社超市进行物品兑换。在“积分制”管理模式下,村民对村级事务参与热情明显提高,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任务命令”转化为“激励引导”,“小积分”成为乡村治理的“大账本”。
完善村规民约。“除陋习,树新风”。龙田村以“党群议事小院”为平台,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环境整治、邻里互助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村民共议、村民共守”的《新风十条》。通过议事协商,《新风十条》不仅成为全体村民行为的规范准则,更成为凝聚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治理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变。
“共建+小院作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设施建设展新姿。聚焦村民关心的基础设施短板,将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改造、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工程纳入议事范围,通过民主协商确定项目优先级,确保资源精准投放。村民积极建言献策,主动筹工筹劳,自发参与建设。先后完成村内主干道硬化8500米、村道窄改宽3140米,灌溉水渠修缮260米、山塘水井15口,幸福美丽院落2个,以及文化广场建设、单村饮水工程建设等工程,村民向心力、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卫生整治焕新貌。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龙田村深入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活动,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村民每天定时清扫房前屋后卫生,自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五小园”120余处,拆除空心房78座,改厕107口。“垃圾点”变“景观带”,“臭水沟”变“香满园”,群众维护村庄清洁的“主人翁”意识日益增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产业发展启新篇。党群议事小院建立后,村“两委”组织召开10余场议事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创新“无闲借融交流”六法,形成了“一店两厂三基地”发展思路。相继建成积分商店、法新豆腐·龙田坊和龙田自来水厂,发展中药材基地100亩、大豆种植500亩、蚕桑种植150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飞速增长,从2022年的5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3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528户村民户户有分红。一幅“产业兴、村庄美、日子甜”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