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创新党员教育模式 全力筑牢党性根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2-26 20:08

党员教育在筑牢党性根基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当下时代发展进程中,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如同在党性修养之路上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全体党员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持续提升自我、坚守初心。慈利县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不断探索实践,全力构建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党员教育模式,在实践中逐步筑牢党性根基,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线上+线下”融合模式

线上平台运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网”“一网一云”等网络平台作用,定期将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党史文献、先进事迹视频、在线课程等推送各级基层党组织。党员可根据自身时间和需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下实践活动:结合“一月一片一课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实地参观革命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让党员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增强党性体验。同时,开展专题研讨会、党课培训等线下活动,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互动与反馈机制:在各党建工作群,村(社区)党员群及时发布最新上级重要指示精神,党员可在群里分享学习心得、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得到反馈和指导。线下活动也注重互动环节,鼓励党员积极发言,加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党性+专业”结合模式

党性教育课程体系。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精心打造包含党的理论、党性修养、纪律规矩等内容的党性教育课程,借助系统学习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与党性观念。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县农科教中心、就业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党员的工作岗位和专业需求,开展多种专业技能培训,像业务知识讲座、实践操作培训等,让党员在提升党性的同时增强自身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案例教学与实践应用体系。选取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深入剖析讨论,引导党员把党性原则与工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党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性。

“片区党校+基层支部”联动模式

片区党校现场教学点建设。以通津铺长峪铺村使馆为样板,提质改造一批特色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如三官寺袁任远故居、零溪镇大水泉《红军战斗在慈利》展览馆等,通过直观展示和体验,让党员深刻感受党的历史和文化。村(社区)支部党建服务。把党员教育拓展到村(社区),组织党员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环保志愿服务等村(社区)服务活动。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践行党的宗旨,增强党性意识。片区党校与支部互动。片区党校定期组织村(社区)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邀请村(社区)居民参加,以此强化片区党校与支部之间的互动联系。同时,村(社区)为片区党校现场教学点提供实践场地和资源支持。

“自我提升+团队促进”模式

自我学习与反思。鼓励党员制定个人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党的理论与业务知识,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与问题,进而加以改进。团队学习与交流。组织党员开展读书分享会、学习小组讨论等团队学习活动,以推动党员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通过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能够激发党员学习热情,提升团队整体学习效果。竞争与激励机制。建立党员学习竞争机制,定期组织学习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为他们提供晋升、评优的机会,以此激励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团队建设与协作。开展户外拓展、团队游戏等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党员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党员的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促进团队和谐发展。(中共慈利县委组织部 杜炎武)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