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荷塘区:党建引领联建共治推动片区蝶变焕新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2-28 17:36

2024年以来,株洲市荷塘区认真落实“打地基、搭平台、配资源、给激励、树导向”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街道援建、部门联动、群众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片区由治及兴。

强基固本,建组织筑堡垒。落实“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的理念,坚持把党员找出来,把党支部建起来。建支部。援建工作队逐栋逐户上门摸排,找出流动党员378名。发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工厂老板等一批“熟政策、讲党性、口碑好”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成立24个网格党支部,2个行业协会党支部,实现组织全覆盖。建阵地。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对废弃车棚、老旧房屋、闲置门面进行改造,采取党员自筹、市区补助、社会支持等方式打造26个党群服务站,搭建了服务群众、开展活动的平台。强带动。各网格党支部带头参与整治工作,收集问题2673个,提供微服务3267件。行业协会利用党支部影响力,组织77家物流企业统一迁至东湖物流园,优化业态布局,消除安全隐患。

深入动员,聚人心强合力。从构建“1+6”组织体系破题,始终注重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聚起来。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探索企业老板和房东双“邻长”制,推选1816名“邻长”,把管理和服务延伸至楼栋。发动居民参与,推动成立27家业主组织,实现全覆盖。让群众议起来。各网格党支部构建“月夜谈”“恳谈会”“一事一议”等机制,民主协商议定小区重大事项,实现居民的事自己做主。开展“域名征集”活动,为每个小区、每一条道路命名,居民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让群众干起来。成立24支网格志愿服务队,8支行业协会志愿服务队,动员片区1000余名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开展“共绘文化墙”“服装风采展”等活动324场,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整治热情。制定“俩东家八大约定”,房东、加工企业老板组成巡逻队,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巡逻,实现从“要我干”到“一起干”的转变。

整合力量,挑精兵选强将。合泰、富家垅片区是全省最大的服饰加工产业聚集地,也是全省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重点区域。针对这一城市治理的痛点难点,把该片区治理工作作为“一号工程”,集中全区力量,实行“联建共治”,努力攻坚破难。区委主导。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将片区划分为24个网格,由6名区委常委分片包干,以“格”定人定事定时定责。街道援建。统筹6个街道450名干部跨区域支援,涵盖城管队员、派出所民警、志愿者等一批治理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他们将本地基层治理做法推广至援建片区,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部门联动。组成由科级干部带队的8支工作队入驻治理任务最重的网格,链接部门资源进行支持。整合住建、科工信等单位项目资金投入片区改造,提质硬化道路12km,新增停车位1267个,安装太阳能灯160盏,助推片区基础设施提质。

建章立制,抓长治促长效。加强机制建设,巩固治理成果。健全联动执法机制。统筹消防、城管、市场监管、交警等8个执法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整治、柔性执法。建立“巡查—反馈—交办—处置—回头看”闭环管理流程,查处整改问题2165个。强化常态激励机制。定期表彰激励“联建共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去年推选3名市级“两优一先”,及时激励干部25人,区委表彰“两优一先”48人。街道每季度开展“最美楼栋”“优秀邻长”评选,以身边榜样影响带动身边人。构建资源整合机制。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公益基金,发展86个“社区合伙人”,链接300余万元资金或物资,汇聚社会力量,支持片区治理。引进专业物业公司8家,每年收取物业费513万元,形成了“谁受益谁负担”的长效机制。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