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溪县立足县情实际,大力推行“责任、思想、标准、党群、共建”五线工作法,以系统性思维破解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两张皮”难题,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全域提升”的转变,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压实“责任线”,构建权责明晰的党建责任体系。突出以“责任链”推动“任务链”,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责任网络。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将党建工作细化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岗位,实现“责任到人、考核到岗、落实到位”。同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党建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结合日常督查与年度评议,确保党建任务精准落地。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党建+责任网格”模式,各级党组织认领责任田,推动产业项目落地150多个,带动群众增收超千万元,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筑牢“思想线”,强化理论武装与政治引领。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建灵魂工程,以“线上线下双阵地”深化理论教育。线下依托县委党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轮训30余场,覆盖党员干部1.2万余人次;线上打造“云端课堂”,推送“微党课”“政策解读”等学习内容60余期,实现“指尖学习”常态化。同时,创新开展“学思践悟”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实际行动,如在城乡基层治理中创新“五联共治”模式,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对标“标准线”,打造规范化党建示范标杆。聚焦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泸溪县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手册》,从组织生活、党员发展、阵地建设等6个方面细化42项标准,推动基层党建“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开展“红旗党支部”“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选树州级示范点6个、县级标杆党组织24个,形成“一点带一片”的辐射效应。如浦市镇马王溪村党支部通过“标准化+特色化”建设,创新“支部联产业、党员联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多万元,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畅通“党群线”,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党群服务矩阵,新建县级综合政务服务大厅1个、建设乡镇便民服务大厅1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47个,推出“民情直通车”“红色代办”等特色服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800余件。创新“四议两公开”议事机制,通过网格走访、三级协商(网格-社区-街道)收集民意7850条,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延伸“共建线”,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新格局。深化“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模式,整合企业、社会组织等资源,组建“区域化党建联盟”,大力实施“红色物业”“村企共建”等项目。如县高新区大力实施园区企业与村(社区)结对帮扶行动,带动村民就业2000多人。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全县1.2万余名党员,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助老扶弱等服务1.2万余次,构建“支部指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享共治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