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技园:党建聚链助力,赋能产业新质发展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2-28 17:37

党建聚链助力,赋能产业新质发展

——党建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近年来,隆平高科技园深入实施“党建聚合力”工程,大力推动基层党建强基础、固根本、树品牌、促提升,围绕种业及食品产业链打造产业链党委,通过纵向整合、横向辐射、以点带面,全方位建强组织链,推动产业链党建与园区企业发展互促共进,凝聚资源共享、发展共商、协作共赢的强大合力。产业链党建工作获评“2024年度全国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全市“党建聚合力”优秀案例,并在全国城市党建会议上推介,“红色网格”管理模式、“禾田议事”党建平台形成园区党建特色品牌。

筑牢“红色堡垒”,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产业链党委推行产业链党建“四三”工作法,构建“园区党工委—产业链党委—链上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实行骨干企业、政府部门、协会联盟“三方进入”组织架构,建立定期党委会议、吹哨报到、述职评估“三项机制”,发挥政治引领、政企对接、企业合作“三个平台”作用。扩大党建联盟“朋友圈”。产业链党委由园区党工委书记担任第一书记,牵头单位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担任党委书记,种业企业党组织为成员单位。目前,产业链链党委覆盖隆平高科、英氏控股、省茶业集团等链上重点企业72家,湖南农大等5家高校院所、7名院士、行业入盟加持,为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强力支撑。建立健全联席议事机制,由主席单位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引导“链上”企业协商协作、“联盟作战”。发挥链主企业“强引擎”。产业链党委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种业科技成果竞卖交易会、博士园区行等不同形式和主题,开展“禾田议事”活动,实现了各方“零距离”交流。通过平台交流,全面整合“政产学研用”优势创新资源,建立健全扶持引导、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企业产业应用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华智生物作为国内种业科技的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链党委牵头单位优势,已自主研发140余种液相育种芯片,覆盖农作物、畜禽、水产等80多个物种。

创新引领,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新格局

链党委紧盯产业链断点、供应链堵点、资金链难点、创新链卡点等企业发展难题,充分发挥产业链党建的全局引领、多方协调、资源整合功能,打通种业行业分割、领域壁垒局限,促进链上企业从孤立作战、分散经营向协同合作、融合发展转变,形成以大带小、以强扶弱、全链合作、全域提升的积极态势。强化作用发挥串联“供需链”。强化产业链供需链协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链党委作为党建引领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的机制,有效打通上下游堵点。园区按照中央种业振兴行动部署,主动联合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首创农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国家队“央地合作”模式,支持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在链党委的协调支持下,由华智生物牵头,联合6家高校院所揭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央地协同创新新模式。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作为“种业硅谷”的核心载体,依托华智生物构建了分子育种与生物智能大数据两大共性技术平台,并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了水稻、蔬菜、中药材等8个专业研究中心。

“我们聚合了湖南90%的种业科研力量,让实验室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长沙现代种业与食品产业链党委书记,华智生物党总支书记、董事长兼总裁介绍。通过资源整合,生物育种效率提升40%,新品种研发周期平均缩短1/3。深化校企合作集聚“人才链”。产业链党委依托众多院士团队资源,搭建战略咨询、科技攻关、人才培养三大平台,以院士引领催化产业能级提升,建立驻园专家、院士常态联系服务机制,建成省专家工作站2个,省博士创新站5个;开展青年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评选等系列活动,兑现人才政策113.4万元,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人,总数162人。英氏控股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扬共建院士工作室,为婴童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前瞻性、战略性科技支撑,将院士“才富”衍生为“财富”。优化政企合作抓实“保障链”。由园区党工委牵头,产业链党委主动参与,扎实开展全员联企、“两重”“两新”送解忧专项行动,确定“企业走访日”,筛选重点帮扶企业331家,派出企业管家77名,全员上阵、真情帮扶,共走访企业5500余次,解决了企业融资、用工、用能、政策落实等一批困难问题,问题解决率96%。举行政策宣讲和政务公开主题活动12场,发放“政策包”,指导144家企业申报项目49个,兑现各级惠企资金11442.18万元,惠及企业236家,助企融资10亿元。

赋能未来,技术创新“成果出圈”

产业链党委倾力打造“禾田议事”平台,开展系列活动20余次,推动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活动串在链上、作用显在链上,筑牢了“党建链”,激活了“产业链”。与岳麓山实验室合作共建知识产权转化运营中心,促成驻园高校院所 6 项专利就地转化,隆平高科与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项目纳入市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 221.5%。华智生物与隆平高科联合攻关水稻抗逆基因编辑技术,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联合湖南农大培育出耐盐碱油菜新品种。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顺利推进,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箐两优 3261”通过省级审定并申请国家审定,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智生物承建的数字水稻解决方案荣膺 2024 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下一步,产业链党委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和食品产业链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在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汇聚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以马坡岭隆平科创城为契机,深度拥抱岳麓山实验室,在党建联建、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政企同心、双向奔赴、共赢未来,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动能。”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长沙隆平产业开发区产业链党委将紧紧围绕种业和食品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奋力推动党建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信息链、供应链、资金链“五链”深度融合,点燃产业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