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工作,结合全乡“三长”履职情况,宁乡市菁华铺乡分村举办六期培训班,聚焦“思想淬炼、理论武装、业务指导、经验交流”,为“三长”持续赋能,助其进一步强化理论水平、增强业务能力,为菁华铺乡高质量发展贡献“三长”力量。
打通“三长”制度“任督二脉”
向下收集“三长”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住“三长”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这条主线,以填补知识空白、补齐素质短板、强化群众工作能力为目的,在培训课程设计上靶向赋能,确保“三长”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我知道我是邻长,但我不太清楚我平时要做什么工作呀?我和谁联系呢?又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想为队上的街坊邻居做贡献,但是我还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个‘三长制’去做工作呢!”谈到“三长制”工作,“三长”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
针对各位参训人员前期反馈的问题,菁华铺乡培训班安排了“菜单”式的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回应了“三长”们的疑惑。邀请党建办干部来讲解“三长制”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机制,让“三长”们全面深入了解自身定位和工作职责,做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邀请各线办工作人员就“三长”们应掌握并传达的政策知识进行详细解读,干货满满的业务培训,让参训人员找准了工作重点,学到了工作方法。“对症下药”式的培训,有效解决了“三长制”实施中目标不清晰、方法不正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打通了“三长制”实施中的梗阻。
激活履职尽责“内生动力”
菁华铺乡“三长”充电赋能培训班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坚持从思想引领和外部激励两个方面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三长”队伍内生动力,推动“三长”主动履职尽责。
坚持思想引领,增强“三长”身份认同感。此次赋能培训班深入解读制度精髓要义,说明“三长制”在夯实治理基石、提升治理效能、激发自治活力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各位“三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认识“三长”。同时,以“三长”们熟悉的矛盾调解、众筹修路等工作为切入口,举身边人的例子,用日常可见的成效,让“三长”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培训还特意邀请市优秀邻长杨志强传授个人经验,通过学习先进榜样,不断激发“三长”身份认同感和责任使命感。
坚持外部激励,增强“三长”身份自豪感。外部认可和支持是“三长”身份自豪感的滋养之泉,此次培训班系统介绍了“三长”物质奖励、荣誉引领、政治激励等激励措施,详细介绍了“比邻卡”的使用方法、入驻商家、折扣力度,旨在增强“三长”身份自豪感,鼓励其亮出“三长”身份,从“要求干”到“主动干”。
“这个比邻卡我就用过,很有用!上次带着孙女去道林古镇,我说我是邻长,景区给我门票打折了。”陈家桥村邻长陈伯开心地说道。
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学习先进案例,提升治理“向心力”。经过此次培训,参训学员们明确了身份、熟知了工作、坚定了决心,纷纷表示要像优秀邻长一样,发挥“探头”“纽带”“喇叭”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基层治理工作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细致的服务。
提供交流平台,提升治理“凝聚力”。此次赋能培训班,联村领导、网格干部、片长、组长、邻长齐聚一堂,借此机会,参训人员加强了工作交流,建立了紧密联系,说出了自己在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分享了宝贵工作经验,一同为基层治理献计献策,汇聚了共治力量,不断提升了治理凝聚力。
打通沟通渠道,提升治理“执行力”。基层治理源头在群众,落脚点亦在群众,邻长们作为从群众中来的人,对于群众的情况最为了解。以充电赋能培训班为契机,各位联村领导、网格干部、片长、组长和各自片区的邻长们都进一步加强了联系,拓展了新的沟通渠道,进一步顺畅了工作机制,推动了网格工作的深化、细化,提升了治理的“执行力”。
菁华铺乡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长效机制,以“三亮三比”行动深入推进片组邻“三长制”,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网格工作走实走深,写下基层治理“菁华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