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多措并举 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3-05 17:30

去年以来,泸溪县牢牢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实施积极、有效、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着力打造一支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队伍,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健全制度机制,构建党管人才新格局。一是增强人才主责意识。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及中央、省委、州委人才工作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纳入县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及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县委党校主体班培训等内容,进一步扛牢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二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下发《泸溪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4年泸溪县人才工作任务清单》《2024年泸溪县民营企业人才工程技术专业初中级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方案》《泸溪县2024-2025年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方案》等文件,不断健全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夯实人才工作制度保障。三是凝聚人才工作合力。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议、县委常委会、人才工作安排调度会等20余次,邀请州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为县委理论中心组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等作人才工作专题辅导,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职责任务,推动形成分工协作、搭台补位的良好人才工作格局。

加大探索创新,畅通引才聚才新路径。一是对接需求精准招。发布急需紧缺专业岗位目录26个,招考引进高层次公务员5人、县本级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14人。二是广开渠道积极引。揭牌成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泸溪矿物质农用产业研究院,通过项目合作、双招双引、以才引才、候鸟式服务等方式,柔性引进柏连阳院士团队专家、省会泸溪(湘西)籍医疗卫生专家、省州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80余人。三是依托乡情柔性引。以“湘商回归.返乡创业”“校友回湘.湘智兴湘”等工作为契机,积极筹建广州等外地泸溪商会、泸溪大学生“青鹰驿站”等泸溪在外人才联络站(点),加强与本县在外优秀人才联系对接,回引278名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推动一批湘商、校友带资金、项目、资源返乡入乡兴乡助乡。

强化搭梯设台,构建育才用才新高地。一是搭建本土人才培养平台。申报本土化人才培养计划62个,其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8个、水利特岗生2个、农技特岗生5个、公费师范生35个、乡村医生12个,不断充实本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搭建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培训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烟叶调制员、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保健按摩师、计算机维修工、汽车维修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技能人才1002人,开展电子商务等各类创业培训212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8000余人次。三是搭建科创人才成长平台。新增博士创新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15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个、省级5个。入选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湘青年英才等人才项目16个,3家公司在省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在全州率先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工程技术专业职称专场评审工作,打通服务民营企业人才最后一米。

优化管理服务,打造爱才留才新生态。一是强化引领吸纳。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召开湘商回归暨返乡创业人才、企业家、青年人才、科技工作者等专家人才座谈会17次,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走访慰问专家人才186人次。举办湖南省科技特派员(泸溪专场)培训班、“爱国·奋斗”知识分子暨新引进人才培训班等人才培训班33期次,从各类人才中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150余人。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将500万元县本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引进人才安家费、服务期满一次性生活补助、名誉村主任补助、高学历村干部补助、县派科技特派员工作补贴、县级非遗传承人补贴等各类人才政策待遇及科技专家团、青年人才培育、民营企业人才职称专场评审等人才工作经费。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落实人才住房170余套,解决人才工作生活难题80多个。三是强化作用发挥。持续深化乡村人才“四百工程”、名誉村主任、科技专家组团服务工作质效。全年累计开展专家团集中科技服务活动30余次,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义诊(坐诊)3800余人次。县医疗卫生专家团组织柔性引进的省会乡贤名医每月到县人民医院开展培训、坐诊、查房、手术等服务指导,有力推动了该院骨科等专科发展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省会“名医”,大大减轻了基层群众就医负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