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田县以党员教育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三味课堂”,通过优化教育阵地、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成果转化,增添党员教育“好滋味”。
优化阵地增"党味",强党性。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共建共享,系统布局,抓好党员教育阵地建设,让党员教育有载体,有支撑。结合新田县“红色”“绿色”“古色”教学资源,对党员教育基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统筹整合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高标准推进小源会议旧址和蒋先云故居、萧明故居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新田县党员教育地图”,开发了“东西南北”4条党性教育路线。同时与桂阳、嘉禾、宁远、蓝山、道县、汝城等周边县区组织部门建立党员教育现场教学协作机制,结合红六军团西征路线图,共同打造“毗邻区域2小时党员教育培训圈”,推动资源共享共用,探索打造党员教育特色示范带,进一步拓展了党员教育阵地空间范围。
创新模式增"土味",促振兴。把“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实用技术”相结合,结合党员现实需求,设置培训“菜单”,科学设置培训内容,让党员干部自主“点单”,达到快速提升能力素质、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结合本乡本土教学资源,用好本乡本土产业、党建、美丽乡村等样板村、本地红色文化、本地乡贤能人等资源,结合实地观摩、现场研讨、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精准组织培训,提升培训实效。例如:石羊镇将党课课堂搬进“稻稻油”示范基地,邀请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专家为党员群众现场讲解田间管护知识,提醒种植户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菜长势合理追肥,为油菜稳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去年经过实地测产,双季稻亩产实现了超过目标产量900公斤118.2公斤,达到1018.2公斤,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新田县人社局党总支开展廉政文化“微课堂”
加强转化增“实味”,优服务。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投身新田县产业发展一线,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开展防溺水、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安全劝导行动47237次,提供微服务6.7万余件,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将学习效能转化为服务动能,建立“小区呼叫·我来报到”联动机制,推行党建共建联建行动,78个县直部门各选派1名第一书记或工作队员,联合社区组建驻街道网格(小区)工作队,强化小区基层治理力量,推动5000余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志愿服务团队11支,153个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联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2万余个,以实际行动让党员教育成果“鲜味”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