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岳阳楼区结合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新形势与新要求,积极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发挥老干部群体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专业优势,创新推出了“四彩银龄先锋行”志愿服务。以社区为单位,把“群众所需”与“党员所长”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根据自身的优势特长组建了“红话筒”“蓝马甲”“绿丝带”“金徽章”四支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队,助力理论宣讲、民生实事、环境保护、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为岳阳楼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赓续红色血脉的“先锋号”。“红话筒”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和红色文化活动。通过打造“十分钟党课学习圈”、推出“涵养忧乐情怀·发扬斗争精神”主题宣讲、“蘑菇亭里的红色故事会”“拉家常党课”等创新形式,将理论送到群众家门口,有效提升了居民政治素养,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截至目前,“红话筒”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红色宣讲活动340余场,覆盖听众3万余人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其中,微党课《张超:化作海天一“飞鲨”》的宣讲员老党员高影华同志被选送至湖南省老干部局“金秋大讲堂”现场宣讲,进一步扩大了团队影响力,为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托起民生幸福的“连心桥”。“蓝马甲”志愿服务队以“一老一小”群体为核心,切实关注其实际需求,充分发挥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的专业优势,在老年人服务和青少年教育发展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在服务青少年方面,队伍在全区设立16个“爱心托管班”,通过“四点半课堂”解决双职工家庭孩子托管难题,累计服务青少年2300余人次。在关爱老年群体方面,队伍整合社区资源,创新开设书法、绘画、围棋等兴趣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积极推动“互助养老”模式,鼓励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形成“老助老”良性互动机制。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搭建连接民生幸福的“暖心桥”,为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绘就生态文明的“工笔画”。“绿丝带”志愿服务队聚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深入开展绿色环保宣传与实践活动。定期组织成员深入社区、河岸、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楼道杂物、河道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263场次,直接服务群众2.5万余人。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绿丝带”队伍组织“五老”开展河岸巡逻384人次,劝离戏水学生428人,有效保障了青少年的安全。通过这些实际行动,“绿丝带”志愿服务队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升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为岳阳楼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构造基层治理的“稳压器”。“金徽章”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充当“群英”,成立“群英断是非”工作室,采取“源头预防”与“多元化解”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化解邻里纠纷、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等矛盾1300余起,有效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区老党员、老干部担任邻长的6242人,担任组长的538人,有效将老党员、老干部的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