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直机关工委通过强责任传导压力,强指导督促落实,强融合促进成效,推动全县机关党建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县域经济强县”首位战略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聚焦“严”字传压力,促责任体系“全”起来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多维纵深推进党建责任落实。扛牢党建政治责任。强化上级党委、县委决策部署和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全年组织召开10次机关工委委员会议和1次党建工作推进会,召开2次调度会扎实推进“高效型”模范机关建设。对标对表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要求,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有序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制定机关党建“三级五岗”责任清单、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标准等工作要求,把任务分解到岗,压力传导到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选优配强机关党委成员、机关纪委成员等48人次。跟进机构改革优化和改进党组织设置,调整设置党组织12个,指导督促186个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做实党建述职责任。全面实施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传导抓党建职责,全县82个县直党组(党委)书记向县委述职和330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强化党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指挥棒”作用,党组(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综合评定等次为“较好”以下等次的,单位领导班子、党组(党委)书记、分管负责人年度考核不得评优。
聚焦“实”字筑堡垒,促基层组织“强”起来
坚持机关党建必须“走在前、作表率”要求,发挥统一领导和指导作用,不断增强政治“三力”,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分片负责抓落实。完善县直机关工委组织架构,将82个县直机关单位分为8个片区,由机关工委委员分片联络负责,加强与对口联系单位的沟通交流,每季度开展一次指导督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帮助解决基层难题。常态督导抓落实。建立“机关党务干部人才库”,抽调人才库人员开展1次半年实地调研,重点查看党组(党委)是否做到聚精会神抓党建,是否减少做资料、做台账等形式主义问题,是否全面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现场下发交办函督促整改并全县通报,适时开展“回头看”,构建一体化责任落实闭环管理体系。精心指导抓落实。全年下发 20期工作提示,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制度。注重开展激励关怀,全年慰问党员280余人次,表彰“两优一先”对象40个。举办1期县级培训班参训300人次,编印《机关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共8万余字,机关工委干部到各单位上党课和开展业务培训28堂次,切实提升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履职能力。
聚焦“融”字出成效,促服务质量“高”起来
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突出党建与各项工作融合,着力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高效。在示范建设中创优创特。以党支部星级建设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年建设五星级党支部93个,四星级以上党支部比例超过80%,党支部工作水平稳步提升。评选表彰10个“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县域经济强县建设”创新项目,党建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融合更加紧密。在服务群众中展现形象。县直机关共派出乡村振兴工作队43个114人,下沉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宣传“办事不满意,请拨12345”,创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岗123个。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突击队48支,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到家门口服务”,为推进支部结对共建、城区创文巩卫、社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助力大局中担当作为。聚焦“一金一药两材三特”县域发展战略,着力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勠力同心、担当作为。在2024年7月特大汛情中,组织引导县直机关2000余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开展险情排查、撤离群众、筑牢堤坝等志愿服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机关单位深入开展“两重”“两新”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创新推出涉企“综合查一次”和“企业宁静日”制度,入企执法检查次数同比减少约60%,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擦亮“投资衡东·诸事亨通”服务品牌,主要做法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