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春耕备耕“种”希望 驻村干部“忙”助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3-17 17:31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深入农田、筹备农资、谋划生产、入户宣传、排查隐患、对接务工需求情况、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活动……近日来,在保靖县的田间地头、村舍街巷,随处可见驻村工作队员忙碌的身影。

保靖县各级驻村工作队春耕就业两手抓,一手抓春耕备耕,为做好全年粮食生产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一手抓就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通“路”——护航采茶季,畅通产销路

保靖的春天,总是被茶香环绕着,茶叶“早采三天是个宝”,春茶采摘一刻都不能耽搁。

吕洞山镇黄金村茶园里层层叠叠的茶树像是绿绸精心铺就的毯子,顺着山势蜿蜒起伏,亟待采摘。但受连日降雨影响,黄金村部分村道路段出现塌方、碎石堆积等情况,这直接影响了春茶采摘和运输,给茶农造成损失。

为确保春茶采摘期间道路安全畅通,驻黄金村工作队连夜与时间“抢跑”,迅速调用铲车和运输卡车,对全村主要道路开展隐患清理行动,清理12处塌方土石,清扫干净2000余米堆积碎石路段,为春茶采摘、运输保驾护航。

微信截图_20250314153807.jpg

驻黄金村工作队组织铲车开展道路清理工作

做好“通”的同时,还要在“畅”字上做文章,解决茶农“后顾之忧”。驻四十八湾村工作队积极谋划,与40多位茶叶种植大户开展深入交流,针对采茶季常出现的用工难、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工作队主动与后盾单位、葫芦镇党委政府对接,一方面“搬救兵”,物色经验足、能力强的外地采茶人,一方面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做到“用工畅、收购畅、供应畅、运输畅”。

借“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人勤春来早,农时催人忙,在复兴镇大妥村,播种机正在山地穿梭作业,之前一人一天的工作量,现在仅用几分钟就能完成。

驻大妥村工作队创新性推出“包机包种”一站式服务,积极联系县农业农村局申请3200斤优质谷种,确保农机合作社11台播种机械(1台定位精量育秧播种机、5台育秧流水线、5台插秧机)及时到位,30元每亩的费用就能让村民享受到从买种到机播机种的全套服务,相较以往每亩生产成本降低200元的同时,1天就能完成80亩土地的播种,提高了播种效率,大幅缩短了春耕周期。

“有了一条龙服务,真是太方便了,价格也实惠。”“节约了很多时间,为后面田间打理争取了时间”……“包机包种”一站式服务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微信截图_20250314154242.jpg

驻大妥村工作队组织人员清理新建大棚,做好育秧前期工作

为全力保障农民抓农时、稳生产,各驻村工作队群策群力,助力春耕。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穿梭田间“把脉问诊”,“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科学春管;发挥新农人技能优势,动员产业带头人、邻长、大户传授方法、分享经验;积极协调春耕物资供应,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组织“红色”志愿队或协调周边劳动力,解决部分农户家中劳动力不足难题;在基地现场开办“农机讲堂”,以农机应用助力春耕提速。

架“桥”——春风行动送岗“忙”

“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想留在家里工作。工作队晓得情况后马上为我联系,有几家本地企业岗位待遇都不错,我已经和一家企业达成了初步意向。”毛沟镇如景村的彭大姐今年如愿留在家乡务工。

为抢抓节后复工复产黄金期,各级驻村工作队化身“就业红娘”,积极与企业、劳动就业部门牵线搭桥。收集发布超千条岗位信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网络、公众号、“湘西为民”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及时推送务工信息,动员未就业且有意愿人员参与“2025年保靖县春风行动”和百镇百场下乡送岗招聘会等线下活动,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就业渠道,也为本地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驻桐木棋易地搬迁安置区工作队组织召开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重点解决留守妇女、大龄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为137名易地搬迁群众针对性推送招工信息,涉及岗位500余个,涵盖从普工到技术工种等不同类型,满足群众不同年龄段和技能水平的需求。同时组织12名有意愿就业的留守妇女进行服饰加工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借着“春风”,越来越多在外务工返乡或是留守家乡的易地搬迁户与企业实现了双向奔赴。

微信截图_20250314154253.jpg

桐木棋安置区组织召开返乡务工人员座谈会,登记返乡人员技能水平、就业意向及培训需求,针对性推送招工信息

律回春渐,万象更新。保靖县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的号角已全面奏响,各种农资调配正在有序进行,各级驻村工作队铺好耕种路、搭好就业桥,确保农业增效、农产增值、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