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衡东县霞流镇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完善“信息链”、深化“教育链”、优化“制度链”,让流动党员远行不掉队、思想不脱节、作用不打折。
强化摸排,完善“信息链”,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全方位摸排信息。针对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管理困难的实际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定期通过微信联系、电话访问、实地走访等方式摸清摸准流动党员详细住址、流动时间、流动地点等基本信息,确保党组织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态,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主动加强联系。对已转出党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及时与其转入地党组织联系,做到应转尽转,避免出现“口袋党员”或“隐形党员”。对还未转出党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按规定登记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开展双向认证、身份核实、登记备案,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沟通,确保流动党员在当地按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增强其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用好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镇党建办指定专人负责流动党员在系统内的信息更新工作,定期对辖区内的流动党员信息进行摸底,及时将更新的信息录入系统,切实绘好流动党员数据图,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
强化培训,深化“教育链”,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实施结对帮学。建立结对帮学机制,优选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老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搭子”,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实现“点对点”促学、帮学,通过微信群定期向流动党员讲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最新理论、政策等学习内容,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学”。组织开展线下学。利用重大节假日外出务工党员回流的时间点,统一组织返乡的流动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同时积极开展“送书上门,送学入户”活动,向流动党员发放包括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资料包。今年来累计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共计200余人次,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积极推进线上学。用活学习强国APP、红星网、红星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利用学习积分制激发其学习主动性,督促、引导流动党员按时按质完成各类“必修课”,并对未完成学习计划的进行谈话提醒,确保流动党员政治学习不断线。
强化管理,优化“制度链”,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强化组织保障。镇党委始终关心关注流动党员,做到“重要政策必推、重大活动必联、重大节日必访、重大事项必通报”,始终为流动党员守好无忧的“大后方”,村党组织书记、党建专干、驻村干部等同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在“拉家常”的过程中掌握流动党员的生活动态,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提供子女看护、老人赡养等暖心服务,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解决异地住院费用报销、特困救助帮扶等“关键小事”,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鼓励担当作为。积极引导在外的流动党员服务老乡、反哺家乡。如霞流镇敬老院的修建、道路的硬化、划龙舟赛的组织等,许多在外的流动党员积极出钱出力出策,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春节、中秋等返乡节点,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贡献,让其参与到志愿服务、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中来,切实做到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归、学有所获、行而有为。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奖惩方案,对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流动党员给予提醒谈话、批评,最大限度调动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